食出健康
-
清熱解毒 滋陰養血 強筋壯骨 秋分食蟹好處多 七類患者不適宜
許懿清博士「秋分」是秋天第四個節氣。有云:「秋分暝日對分。」意指秋分這天日夜等長,這天後白天會愈來愈短,黑夜逐漸加長,天氣亦慢慢轉... -
颱風後調理 重護氣保暖
李思齊教授秋分日(9月23日)襲港的超強颱風樺加沙,屬「風、濕、寒」三氣合攏之象。暴雨帶來濕邪,強風挾秋寒入體,人體若冒雨受涼,極... -
-
-
砂仁知多一點(一) 產量少需求大
辜炳銳博士砂仁為常用中藥之一,根據《中國藥典》2020年版本規定,本品為薑科植物陽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 -
食情緒藥一定變肥?
麥棨諾醫生藥物是治療情緒及精神病不可或缺的一環,不時有患者反映,服用藥物一段時間之後,胃口大開,伴隨着體重直線上升。究竟精神科藥物... -
-
-
保持獨立活動能力 減輕昂貴醫療負擔 智慧科技防跌倒 改善長者生活質素
彭繼茂醫生香港大約有五分之一的長者曾經跌倒,並且遭受頭部創傷、骨折,引發住院、殘疾甚至失去獨立生活能力,需要長期康復治療,生活品質... -
腦磁激治療 擺脫吞嚥障礙
吳桂生博士吞嚥障礙(Dysphagia)是指在吞嚥過程中遇到困難,不能安全及有效地將食物由口送到胃部,是中風後常見後遺症之一,主要... -
-
-
硬水飲不慣 生病難求診 中醫療法 助移英港人自救
謝彩雲中醫師早前我應邀到英國進行幾場中醫講座,題目是當地香港人較為關心的健康議題,包括軟水和硬水分別、香港與英國天氣比較、生病時如何... -
秋分後 食芝麻助養生
李思齊教授許多人以為,芝麻只是零食點綴,殊不知它是養生極品,尤其在秋分(9月23日)之後,芝麻正是養生要食。若懂得其妙用,不僅烏髮... -
清肺養肝 白露秋燥早預防
范蕊博士「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詩經》中流傳甚廣的幾句,片語只詞卻道出秋風蕭瑟,涼意襲人的畫面,蘆葦上... -
勞逸適度 管好更年期體重
梁浩榮中醫師隨着年齡增長,身體新陳代謝減慢,不少更年期婦女開始肥胖起來,有些人認為這是「中年發福」現象,體重稍微增加,一般不用擔心,... -
體味變異常 健康響警號 適當調整飲食 改變生活習慣
譚仲豪醫生日常生活中,體味是一個相對敏感的話題。許多人運動後或在炎熱的天氣下,會發現自己或他人散發出不同程度的體味;雖然這是普遍現... -
減緩地圖樣萎縮症病情六招
葉佩珮醫生「佩珮醫生,媽媽近日發現自己看書時,有一個位置總是看不到。看我的面容時,經常看不清楚。之前她患有乾性老年黃斑病變,我們擔... -
膳食纖維勿過量 吸水發脹致便秘
施蘊知醫生較早前提到,衞生防護中心及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大家每日攝取的膳食纖維建議,各位有沒有遵從呢? 究竟膳食纖維有什麼好處?相信大... -
無價生日蛋糕
蘇瑞雯每年農曆生日也會收到媽媽親手製作、一個非常特別的千層糕「生日蛋糕」,還有一封大利是。雖然我已經一把年紀,但這個與媽媽之間... -
改善飲食調理 守護長者腸胃
劉卓靈醫生腸胃健康是長者晚年生活的重要基礎,卻,肚痛、胃氣脹、便秘等症狀,可能是腸胃不適發出的警號。 步入晚年,長者消化系統功能衰... -
流感疫苗三種製造方式
洪之韻醫生上期提到,本港「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接種計劃」下,2025/26年度的革新安排,學童、家長和高風險群組需要關注。 噴鼻... -
發燒發熱痰多咳嗽皆見效 針灸鬆開患肌 緩解受壓器官
袁康就博士肌肉是全身最大的器官,肌肉病痛十分常見,浮針能夠治癒那些與肌肉有關的痛症。然而,肌肉繃緊或痙攣,也會擠壓身體內部的器官和... -
中醫治黃褐斑 內降火外防曬
朱靄娛醫師黃褐斑,是一種常見的皮膚色素沉着問題,因其治療難度高、易復發,常被稱為「斑中之王」。該斑多見於育齡女性,尤其妊娠期間發生... -
白露節氣後 吃「白」可抗燥
許懿清博士白露節氣剛過,稍添秋日的涼爽感覺。秋季肺當令,燥邪旺;而肺最怕燥,因此,當秋季的氣候着降後,會較容易患上肺系疾病,例如傷... -
咳血要小心 防支氣管擴張症
黃琼英醫生支氣管擴張症,是指支氣管壁遭破壞後的永久結疤變形和擴張;在歐美國家,不少病例是由遺傳病「囊狀纖維化」引起,但本地病人大部...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