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 Tech
-
港大發現干擾素影響T細胞 揭免疫治療失效原因
港大醫學院團隊發現,能消滅癌症的「CD8+」T細胞,原來會受「I型干擾素」(IFN-I)抑制,造成T細胞耗竭,令腫瘤可逃... -
港大研免疫缺乏症新療法 助患者減醫療開支
香港大學醫學院為免疫缺乏症患者,引入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新療法,由以往每4星期往返醫院接受靜脈注射,改為患者可在家自行注射... -
-
-
CBD:再睇真啲
顏寶倫醫生CBD(大麻二酚)這種屬於「大麻素」的物質,已經被立法為毒品。再次提醒大家:法例將於2月1日生效,到時管有和販賣含有CB... -
理論與應用
青斯今天是農曆大除夕,家家戶戶都忙於大掃除,掃走虎年的不如意及晦氣以迎接兔年,在此祝願兔年瘟疫消失,人人身體健康,敏捷如兔,... -
-
-
城大研修復視神經受損 為青光眼患者燃希望
城大神經科學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兼實驗動物研究中心總監馬智謙領導的團隊,早前公布研究結果,團隊花了7年研究發現,一種具治療... -
NMN常見問題
吳桂生博士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Professor Sinclair,在2019年發表了他的暢銷書Lifespan,確認NMN可以幫... -
-
-
港大研先縮後除治癌 近5成肝癌有望根治
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發中期肝癌「先縮後除」治療方案,透過接受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控制腫瘤,其後再接受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再持續施... -
港大牙醫學院研新型手術 助睡眠窒息兼改善面形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早前公布,團隊(圖)基於以往用於矯正面部崎形的患者,透過切割及重塑下頜骨的多節段截骨術,成功將阻塞性睡眠... -
胃鏡檢查用途廣
吳家健醫生近年市民關注的腸胃內視鏡檢查,以大腸鏡為多,主要用於大腸癌檢測,有機會在檢查中發現大腸瘜肉並將之切除,大大減低演變成大腸... -
百年演進 醫學影像診斷及介入治療 邁向個人化里程
羅吳美英醫生X光、超聲波掃描、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掃描……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醫學影像技術,可以透視人體器官、組織,助醫生準確地探查... -
大型隨機對照研究之重要
馮永康醫生上期提及本年度歐洲心臟協會的會議,一項研究名為REVIVED BCIS2帶來了爭議性的結論,指出通波仔手術並不能有效地改... -
α-酮戊二酸(AKG) 作為可減緩生物衰老的補充劑
韋妙宜教授我很多年前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指導教授引用最多的論文是用於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的培養液配方(α-MEM,最低必... -
肺癌迷思(二)
黃琼英醫生承上文:3.肺部有陰影,不一定是肺癌。陳生快65歲,從沒有做身體檢查,近來咳嗽非常嚴重、食慾不振和發燒,照X光發現右上肺... -
驗癌知多少
黃天祐醫生近來多了罹癌者的家屬來詢問關於家族遺傳傾向和評估自身的患癌風險。其實大多數癌症類型只有在出現症狀時,通過常規篩查方式檢測... -
科技治癌:以磁力共振診斷前列腺癌
顏寶倫醫生幾年前有個電視廣告,叫男士要「關注前列腺癌」:5位男士排成人牆,面前穿上「前列腺癌」球衣的足球員正準備向他們射罰球,當下... -
心臟手術你應知(3):二尖瓣倒流有得醫
心臟結構看似簡單,但有事上來就會變得十分複雜,在芸芸眾多心臟問題中,有一種叫做二尖瓣倒流,到底什麼是二尖瓣?倒流是否指血... -
淺談「通波仔」手術
馮永康醫生長久以來,心臟冠狀動脈支架安置術或稱為「通波仔」手術似乎是治理心血管的靈丹妙藥。對於出現急性心血管綜合症(ACS)或心臟... -
抑鬱症:TMS配合心理治療
吳桂生博士2008年腦磁激療法(TMS)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抑鬱症,特別針對藥物無法治療的抑鬱症病人。2017年,FDA亦批... -
科技防癌:以電腦掃描找出肺癌
顏寶倫醫生科技進步加上應用的普及,各種先進技術都更普遍用於醫療層面中。在預防癌症上,有更多科技大派用場。當中以電腦掃描來篩查肺癌,... -
心臟手術你應知(2):手術會點做?
上集,中大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裕豪醫生講解哪種人士需要做心臟手術,原來一些心臟手術,專門是為心臟衰竭,甚至是心臟有結構性...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