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懶人包
-
運動員難言之「忍」
陳穎賢醫生全職馬拉松跑手Abbie在年初順產誕下重磅女嬰,休養9個月後恢復高強度運動訓練,以盡快回復昔日狀態,出戰明年「渣馬」。不... -
水上活動四大受傷部位
何梖榮脊醫這個夏天特別炎熱,但喜愛運動的朋友仍活力十足,尤其在全民運動日、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及下月舉行的亞運等推動下,運動熱強於天氣... -
-
-
中醫能治痛風嗎?
許懿清博士痛風屬於中醫中的「痹證」範疇,中醫認為,某些體質的人若不節制飲食,過吃肥(油膩)、甘(甜食)、厚味(濃味/滋膩)的食物,... -
潛水壓力
湯偉聰醫生在菲律賓保和島(Bohol)潛水,向水底懸崖推進,過百呎能見度、無數珊瑚魚在海線邊游弋,不知不覺已在水底100呎以下度過... -
-
-
防範無形殺手
麥穎秋「咔啦!」60歲的秀娟和路人擦身而過,一失平衡,手撐在牆上,手腕痛得不能動彈。骨質疏鬆是一個無聲無息的殺手,當患者感到痛... -
上天下海(一)
黃琼英醫生莎莉奄奄一息躺在床上,她是瑜伽教練,喜愛戶外活動,尤其行山和水肺潛水;今次假期她到東南亞潛水,返上水面時打出求救手勢,之... -
-
-
注意用手機姿勢防網球肘
伍兆聰脊醫網球不是人人都會玩的運動,但「網球肘」常見程度卻遠高於網球運動本身,原因是網球肘並非網球手專有,它容易發生在多種年齡及職... -
腦中風後運動小錦囊
盧衍汶、林冠羽、盧海珊教授運動不僅有助中風康復者恢復身體機能及提升自我照顧能力,還能有效地改善情緒、集中力及視覺空間能力,所以運動是中風復健重要一... -
Smart鍛煉.Smart地Fit
譚智健隨着人口老化,保持身體健康愈來愈受關注,特別在保持體力和肌肉力量方面。有研究顯示,50歲或以上人士如果長期缺乏運動,較容... -
抗疫後要抗鬱
陳仲謀醫生世衞在5月初宣布COVID-19不再成為「國際關注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不過提醒人們切勿忽略防禦措施,因為「一個舊瘟疫的結... -
正確眨眼練習
葉佩珮醫生「佩珮醫生,我要戴隱形眼鏡上班,經常要看手機和電腦,很擔心會有眼乾症,怎樣眨眼才正確?」上期講述了眨眼次數和完整眨眼的重... -
睡眠中小腿踢動
嚴耀堅中醫師亨利先生愁眉苦臉地坐在診室裏,悶悶不樂地說:「我是來看一個怪病的,看了很多醫生都沒治好,快被逼瘋了。」我說:「是什麼病呢... -
每天步行5層樓的病人
董光達醫生有位老病人,今年已屆86歲,跟家人住在沒有電梯的唐樓,每天要步行上5層樓才能回家。有次覆診時伯伯心情不太好,滿臉憂心,以... -
梨狀肌深入屁股好辛苦
何梖榮脊醫都市人痛症多,大部分症狀都可向朋友、社交群組訴苦並求教,可是有些痛症卻會令人難於啟齒,例如屁股肌肉的痛症,常見有患者以為... -
邁向男士健康之路
魏浩然醫生相信大家都會認同「預防勝於治療」這個概念,那麼各位男士們怎樣為自己健康出一分力?早於2018年,世界衞生組織列出了對男士... -
「瞓捩頸」非只睡姿問題
何梖榮脊醫提到「瞓捩頸」(正式名稱為「落枕」),一般人都會想:是否我睡覺姿勢不正確呢?而通常都不會想到:雖然「瞓捩頸」是在晚間睡覺... -
中醫治療五十肩方法
張琛中醫師上次我們聊到引起肩關節周圍炎(俗稱五十肩)的常見病,只有分清了具體解剖病變,才可以更準確進行針灸、推拿治療。臨床上,普通... -
滑雪人拇指
胡兆邦醫生阿謙是一個運動能手,農曆新年時分到日本滑雪,由於風雪頗大,一不留神在結冰的滑道上摔了一跤。阿謙當時單手扶住滑板,失平衡時... -
老有所思之二
勞思傑醫生今天是農曆癸卯年的正月廿七,福兔迎春,大家在歡度春節之後,要開始注意健康,替自己好好增值。思考及認知能力,可算是最重要的... -
浮針治髀罅痛
袁康就博士彭生65歲,摸着左臀下坐骨部位訴說「髀罅痛」9年。彭生今次是第三輪求診。前兩次分別是頸膊痛和網球肘,都經浮針3次治癒。我...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