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專欄
-
世界家庭醫生日倡議 助病者建立心理韌性
何家銘醫生世界家庭醫生組織(WONCA)將每年5月19日訂為世界家庭醫生日。今年的主題是「在轉變的世界建立心理韌性」——「Buil... -
夏季養生與體質
陳文健香港夏季氣候炎熱潮濕,中醫學認為養生方面需外防暑熱,內避濕困,並顧護陽氣,例如避免在烈日下曝曬,適量服用荷葉、冬瓜、薏米... -
-
-
食支煙仔助放鬆?精神健康恐斷送
劉芸芸醫生、杜遠鳳「吸煙危害健康」這句口號相信大家不會陌生,但所言的「健康」,除了指身體器官及機能健康,亦包括精神健康。你沒聽錯!「食支煙... -
睡得好 中醫有道
馮家俊中醫師繼上回探討鼻敏感後,這次筆者轉而探討另一種都市病——失眠。失眠已成為不少人的長期困擾:有些人輾轉難眠,有些人眠淺易醒,更... -
-
-
如何幫助身邊抑鬱人
張漢奇醫生患了抑鬱症,是否必須服藥?這是患者或家人常會提出的問題。關於抑鬱症的成因,歷來有很多不同理論,其中一個是「單胺理論」。單... -
回應身體
冼銘全醫生一位46歲男士,首次過來跟進驚恐症。他近年開始服用血清素,情況已經受控。 我:「發作係點樣嘅感覺?」 男士:「我嘅驚恐好... -
-
-
工作過勞與過勞死
陳仲謀醫生5月初有「五一黃金周」,又碰上了佛誕,本地市民和內地遊客各適其適,在香港到處遊玩,樂在其中。 在這幾天中,旅遊區的主要街... -
母親飲可樂,孩子也飲可樂?
張傑醫生大家都知道,母乳不僅對嬰兒有好處,對母親亦有莫大裨益。母乳能增強孩子抵抗力,促進更佳的營養吸收;對母親而言,母乳餵養有助... -
不能連接的Zoom(下)
洪之韻醫生上回提到Sam與82歲聽力衰退的父親因跟居家護理機構安排Zoom而鬧得不快。Sam一時情緒失控大聲向老爸說了一句「你怎麼... -
早期前列腺癌新興療法 局部定位 助患者快速恢復
簡煒文醫生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見癌症之一,隨着診斷技術的進步和市民健康意識提高,確診病例逐年增加。正因如此,帶來更少副作用的局部定位治... -
浮針治療腸漏腰痛
袁康就博士你有否試過一次腹瀉引來猛烈的腰痛? 華姐屹下屹下的走進診所,用好痛苦的腔調說:「袁醫師,我腰痛兩個多星期了。那天晨起非常... -
人工智能內窺鏡檢查
蔡偉樂醫生最近一年,人工智能的議題在社會間引起熱烈討論,大家都認為,人工智能是未來發展關鍵。突然間,彷彿AI已經在生活中得到廣泛利... -
認知障礙症早期徵兆
林震醫生認知障礙症,又稱為老人癡呆或腦退化症,是一種很常見的老人精神疾患。世衞組織表示,目前全球有超過5500萬人患有此病,每年... -
現代人日夜顛倒的氣血危機
陳翠萍中醫師「我跟外國時間生活的。」每當談到睡眠習慣,許多病人總是這樣回答,並伴隨一個尷尬微笑。許多人認為,只要睡足6至8小時,幾點... -
PFA與冷凍治療
馮永康醫生利用不同能量如冷凍或俗稱熱能的射頻達致肺靜脈阻隔術(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PVI),一直是... -
卵巢提早罷工怎麼辦?
陳穎賢醫生正常女性的卵巢功能,一般於40歲後逐漸衰退,如果卵巢發出提早退休訊號怎算好? 剛踏入34歲的芷婷,婚後一直積極備孕卻不果... -
疾病、抑鬱、衰退 及早認清長者吞嚥問題
勞思傑醫生本欄之前一篇文章〈民以食為天?〉,簡介飲食對病者生活質素之影響。營養與水份固然是靠飲食提供,而飲食亦是各方文化的重要一環... -
旅途莫懼地震搖 健康防護全攻略
譚仲豪醫生地震的威力能在瞬間改變旅途風景。今年3月,緬甸7.7級強震震驚全球,建築嚴重受損,鄰近泰國旅遊熱點亦受波及;與此同時,日... -
高敏感人士
沈君豪醫生「醫生,我常感到憂慮,很多事讓人煩擾,我是否所謂高敏感人士?」診所內,不少病人主動發問。 「高敏感人士」(Highly ... -
病人安全文化之培育(一) 加強培訓 改善認知不足
天峯醫生美國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於1999年發表了一份經典報告To Err is...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