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專欄
-
九成市民維他命D不足 每日曬10分鐘 降低慢性病風險
倪明醫生前些日子,找醫生做身體檢查,發現自己的維他命D指數水平低下,基本上快到缺乏的範圍了,讓醫生大吃一驚;我自認不算偏食,一放... -
處暑前食療 滋潤清熱防燥邪
許懿清博士下周六(23日)是本年的處暑節氣日,這個節氣之後意味着暑氣完結,但在處暑前的時段仍是酷熱當道。「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 -
-
-
醫美上癮——維持「變漂亮」感覺
盧麗晶醫生醫美針劑是否會讓人上癮?這是一個愈來愈受關注的話題。隨着現代醫美技術的發展,無數人追求更年輕、更美麗的外貌,從肉毒桿菌、... -
山泥帶菌 嚴防暴雨後呼吸道感染
黃琼英醫生暴雨過後,不少地方留下水浸痕跡。潮濕的環境特別適合生物生長,有利傳播呼吸道疾病,例如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就發現呼吸道合胞... -
-
-
推動病人安全文化(八)3種模擬訓練 改善患者體驗
天峯醫生推動病人安全文化需要深耕細作,潛移默化地讓安全文化植根於整個機構,然而,落實推行並不容易,其中一個切入方案可能是先提升機... -
緩和月經周期不定 避免捱夜忌嗜冷食
吳敏清中醫繼早前討論過月經先期和後期,今次要探討更為複雜的「月經先後不定期」,指的是月經周期長短不一,時而提前、時而延後超過7天,... -
-
-
睡眠冷知識——補眠有用嗎?
吳健聰醫生夏日炎炎正好眠,今次與大家分享睡眠的冷知識。 睡眠的重要功用: 一、讓細胞修復再生,增強人體免疫力。 二、整理和鞏固白天... -
備妥「三寶」 為晚年安排
蘇勇柏醫生已退休的Ken(化名),開始計劃黃金下半場。朋友問他有否準備「平安三寶」,他對此茫無頭緒。細問之下,原來三寶是指遺囑、持... -
保留神經線 術後康復快 機械臂切除前列腺癌 後遺症大減
何思灦醫生50多歲的阿明(化名)確診早期前列腺癌後,感到十分迷茫,他希望盡快清除腫瘤,但又擔心手術帶來後遺症,例如尿失禁或性功能障... -
乾隆妃嬪 苦瓜養顏
李思齊教授夏日火氣當令,皇宮內外皆受炎暑所擾。古人早有云:「暑為陽邪,熱極傷身」,故宮中御醫主張「內清熱,外順氣」,食療首推苦瓜。... -
觀血便顏色 辨大腸疾病
劉卓靈醫生見到大便有血,很多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痔瘡發作」,但亦可能暗藏身體發出的其他重要警號。不同顏色、性質的血便背後,可能隱藏痔... -
哮喘受控 重過正常生活
張傑醫生不少病人因為長期咳嗽,需要看醫生時,心中經常懷疑自己是否患上哮喘。 雖然大多數時候,咳嗽並不意味患有哮喘,經過醫生診斷,... -
外觀影響身心 治療對策多樣 「鬥雞眼」早求醫 保護孩子視力
雍榮醫生、葉偉權醫生當家長發現孩子雙眼視線不對齊,俗稱「鬥雞眼」,心中難免焦急。這種眼球向內偏移,醫學上稱為「內斜視」(Esotropia)... -
健康溝通方式 解決肝鬱煩惱
陳皓天醫師你或許曾聽說過「肝鬱」、「肝氣鬱結」等中醫術語,此情形在現代社會十分普遍,除了是情志上感覺心情抑鬱、煩躁易怒、情緒大起大... -
探討非手術治關節炎成效
張文康醫生筆者之前分享過各種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非手術治療方案,包括各類型物理治療及肌肉訓練、口服補充劑,以及最新的膝關節注射治療方案... -
果酸療程「加減法」改善膚質
鄧鏘汝醫生健康肌膚的新陳代謝會由底層細胞逐步推至表面,最後自然脫落。但隨着年齡增長、代謝變慢、老舊角質堆積,令皮膚暗啞粗糙。 果酸... -
基孔肯雅熱患者 下床站立都困難
王建芳醫生香港已出現多宗基孔肯雅熱輸入過案,哪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感染這個病呢? 基孔肯雅熱的病徵包括:發燒、出疹,最典型是嚴重的腕部... -
中大醫學院團隊研發 增強參與動機 WhatsApp聊天機械人 提升大腸癌篩查
林遠東教授 胡玥博士大腸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見癌症,也是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根據香港癌症統計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本港的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位居... -
清火生津通氣血 預防肺結節惡化
簡家豪中醫師最近愈來愈多人找我診治肺結節,其實肺結節並非一個病,只是一個影像學術語;在肺部影像檢查(如胸部X光或CT)中發現小於或等... -
長者避免跌傷 自我測肌少症
汪家智脊醫近年,在日常工作中常被問及肌少症(Sarcopenia),特別是較年長的病人。世界衞生組織已正式將肌少症認定為一種疾病。...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