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精選
-
微白蛋白尿是腎病先兆 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測
亞洲有研究表明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患者中18.8%有白蛋白尿問題,39.8%有微白蛋白尿問題。糖尿及內分泌聯盟首次就亞洲人... -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曾文和 好醫生一定要給病人希望
楊裕鍀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適當支援及鼓勵,可以幫他走出困境,踏上康莊大道。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曾文和認為,醫生最重要是... -
【醫健一分鐘】濕疹仲化妝?
濕疹發作時皮膚又紅又腫又生粒粒,有些人會用化妝品遮蓋臉上泛紅,但究竟這樣會否令濕疹病情更加嚴重?如果用不致敏的化妝品會否... -
伸展解決五常痛7|伸正腰背減疼痛
香港人腰痠背痛好常見,尤其低頭一族,長期彎曲身體打機睇戲睇電腦,好易做成駝背腰痛。來到最後一集,香港伸展運動學會推廣顧問... -
【準爸媽Get & Go】流產的原因
流產(俗稱小產)都是每個準媽媽心中最大的痛楚,據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婦產科專科醫生鍾佩樺醫生表示,原來十個懷孕個案中,都有兩... -
乳癌腫瘤基因檢測 預測復發機率 評估化療效益 助早期患者免卻不必要化療
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個案數目更有上升趨勢。傳統做法會在患者完成手術後,繼續接受包括化療在內的輔助治療,但化療有... -
從治療糖尿病看家庭醫生的角色
本港每10個人便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現時更有年輕化的趨勢,情況值得關注。糖尿病管理的關鍵是將血糖控制至理想水平,降低併發... -
【潤肺補氣】轉季時冷時熱 秋天宜針對呼吸道進補
中秋將近,近日氣溫回落相信令人舒暢一點。不過,有鼻敏症狀、氣管敏感症狀的人士,以及中老年人,每逢轉季,呼吸道總是難以暢... -
濕疹斷尾難?
生濕疹,除了痕癢難當外,最怕生滿皮疹一粒粒有礙觀瞻,所以若果不幸患有濕疹,想當然就是希望快點康復,永不復發。不過,據「有... -
香港人工作壓力大 易致免疫力失衡 提升NAD+成增強免疫、逆齡抗老關鍵!
香港工作節奏急速,每日忙碌工作加上生活及家庭壓力,很易對身體健康構成影響;加上最近市況波動,要在風高浪急的股票市場中增... -
新冠康復後仍持續感到不適 應盡早求醫 久咳可能是肺癌先兆 勿自我判斷為長新冠
抗疫三年多,本港的新冠肺炎疫情已逐漸緩和,雖有不少重複感染的案例,但症狀較輕,然而其對健康造成的中長期影響,卻不容忽視... -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邱騏驄 小時受哮喘之苦 誓為病人行多步
張綺霞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邱騏驄(Julian)自幼已和今天的專業結緣,當時他患有哮喘,經常進出醫院,目睹家人為照顧自己奔波勞碌,... -
【醫健一分鐘】精液量少會不育嗎?
不少人將男士的性能力或精液的多寡,來分辨是否能令女士懷孕,但原來孕育胎兒與男士持久力等等都沒有關係,最重要還是男士精子的... -
3分鐘教你如何投資健康人生 入手針對男女需要大熱抗衰老NMN產品
香港人講求效率,生活節奏急促繁忙,尤其身處金融行業或國際大企業,日常工作更是沉重,出現作息不定時、失眠、精神疲勞等問題... -
【準爸媽Get & Go】安胎點樣做?
懷孕後怕胎兒不穩?不少人為求安胎都會出盡法寶,其中有人認為「安胎針」最有效,但所謂的「安胎針」究竟是什麼?據香港中文大學... -
心事話你知|正視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無力,無法正常循環血液,提供身體足夠的氧氣及養份。許多疾病如冠心病、心臟瓣膜疾病、心肌炎、心律不整、高血... -
減重切忌貪快 用藥應依專業意見
香港肥胖情況愈來愈嚴重,有不少肥胖人士為貪圖一時方便,會在網上尋求各式減肥方案,甚至在網上購買藥物來減重。普通科醫生黃嘉...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榮休教授黃家星:醫生是從病房學習出來
楊裕鍀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榮休教授黃家星(Lawrence)在腦神經科耕耘多年,致力找尋治療中風方法,他研究無創性的體外反搏治療... -
【男士前列腺癌健康專輯】剖析紓緩轉移性前列腺癌新趨勢
上文提及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至於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則偏向採取紓緩性治療方案。有泌尿外科醫生指出,治療轉移性前列腺癌... -
精神迷思|解離與人格分裂
不論電視劇和電影,有不少情節都會提到人格分裂,主角在無意識下性格大變,劇情甚至恐怖到殺人後自己都忘記。當中,劇情指主角患...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