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通識
-
置入支架治輸尿管狹窄
傅錦峯醫生心臟科的「通波仔」手術中,支架用於撐開血管,防止堵塞,這是廣為人知的治療方式。然而,較少人知道的是,泌尿外科同樣需要支架... -
足底筋膜炎 不宜粗暴摩擦
馮家俊中醫師早幾年疫情關係,很多人愛上行山遠足,因而患上足底筋膜炎的病人也多了。足底筋膜炎本來不難醫治,尤其用浮針處理,常有立竿見影... -
-
-
消炎止痛藥 致腸胃潰瘍
蔡偉樂醫生上個月跟大家分享過消炎止痛藥對肝臟可能造成的影響,雖然可大可小,但絕大部分情況對身體不會有大傷害,若抽血時發現,只要停藥... -
持久授權書 保障年長者未來
林震醫生隨着人口老齡化,愈來愈多人開始關注自己若因病患或年長而喪失行為能力,怎樣妥善處理個人財務及生活事宜。持久授權書(Endu... -
-
-
有一種愛叫放下 離婚後如何做個成功父母?
李維榕博士離婚後,如何做成功的父母?這個問題一直壓在我心上。 因為我們有一個雙親離婚孩子的項目,收集了很多孩子的心聲和表述,也製作... -
翻開封面
沈一一每次,都是一場冒險 從這一頁平靜字海 游到下一章 洶湧難定的狂潮 我驚嘆 文字 竟可成為澎湃的巨浪 翻開封面 文 攝:沈... -
-
-
我的「世一」獸醫父親
洪之韻醫生今年6月,是我摯愛的爸爸離世第六個年頭。雖歲月匆匆,但爸爸的身影從未遠離,彷彿仍在我身旁,默默守護我們。 很多中國人相信... -
期待伊院重建入伙
青斯建造經年的中九龍幹線將於年底通車,這幹線發揮的作用好像灣仔繞道一樣,大大縮減從東九龍到西九龍的行車時間。近日因政府要調整... -
認知篩查 始於當下 自行測試 及早預防腦退步
勞思傑醫生在〈阿茲海默症新療法臨床研究 亞洲人副作用較輕〉一文,筆者介紹了「腦退步」一詞,希望大家接受及採用。即使年紀大了,認知及... -
從《我的後半生》看中醫養生智慧
陳翠萍醫師最近在內地熱播的電視劇《我的後半生》,以輕鬆幽默手法,描繪一位70歲退休教授的生活轉變。原本三代同堂、生活無憂的他,因喪... -
全新藥物 力抗頑固性高血壓
馮永康醫生上一次提及,患有頑固性高血壓(Resistant HT)的病人,服用多種降血壓藥後,指數依然未達標;一項稱為ADVANC... -
清除人工受孕障礙:瘜肉
陳穎賢醫生已婚十年的Ivy(假名),一直嘗試自然受孕卻未如願,由於她已40歲,與丈夫諮詢醫生意見後,決定嘗試體外受孕(IVF)。 ... -
開發「非認知技能」專用量表 協助護理系學生 提升參照基準
許懿清博士非認知技能(Non-cognitive skills, NCSs),包括抗逆力、情緒管理及人際能力等軟實力,對護理系學生... -
美白防曬 養脾嫩膚
許懿清博士面部色澤是臟腑氣血的外部表現,黃乃「脾」之色。脾主運化,脾不健運則水濕內停,氣血不充,導致面色泛黃;面色淡黃、有欠光澤;... -
病態賭徒 重蹈覆轍
沈君豪醫生在香港,賭馬、賭波,甚或買賣股票、金融產品、虛擬貨幣,以致高風險槓桿工具等,正面可以幫助人們資產增值,調劑生活;但若向負... -
人類健康研究所 解答醫學知識
王建芳醫生《微言芳談》的讀者可能都知道我的專科是臨床微生物及感染科,經常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不同的個案、歷史人物感染傳染病的故事,讓大... -
病人安全文化培育(五)建立有效架構 培訓團隊協作
天峯醫生綜合筆者之前四篇文章,闡述了培訓對醫療服務以及安全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如果技術和知識是培訓的基礎,態度可能才是培訓的靈魂... -
鍛煉關節 預防老化與運動傷害
王彥今次介紹三個古泰南拳實用動作,適合中老年人或久坐辦公室的讀者進行練習,幫助提升關節靈活性、改善身體穩定性,並能夠預防受傷... -
愛情三角論
林盈盈親密關係情感複雜,每段的互動方式和親密感都有不同,猶如細味精品咖啡,會嘗到不同層次和獨特的香氣。 根據美國心理學教授史登... -
淺談大灣區醫療融合(二)
黃偉基醫生上一次講到,本港與內地醫生訓練的不同之處。那麼正式成為醫生後,兩地醫生能否互相跨境合作? 根據香港和內地法例要求,凡牽涉...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