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通識
-
遊維也納憶樂聖頑疾 貝多芬耳病 中醫早600年創療方
謝彩雲中醫師暑假往維也納探望鋼琴家好友冬冬,我們夫婦住他家,三餐照顧得無微不至,幾乎想賴着不走。冬冬在維也納大學教音樂,因此暑假才有... -
柏金遜患者 「跳」出好心情
蘇瑞雯TVB昔日金牌綠葉演員羅浩楷透露,十多年前他確診柏金遜症,近年病情轉差,手腳無力,需靠輪椅代步,直言什麼也做不到:「唔知... -
-
-
生物製劑治濕疹 須嚴遵指示
鄭學輝醫生異位性皮膚炎(一般稱之為濕疹),是一種橫跨各年齡層的常見慢性皮膚病。一般來說,濕疹會不停反覆發作,擾亂日常生活秩序,症狀... -
脂肪肝愈嚴重 增心血管風險
陳靖邦醫生許多人認為,脂肪肝只是肝臟油多了點,而膽固醇高則是吃出來的,兩者似乎不相干;事實並非如此,它們之間的關聯超乎想像。 膽固... -
-
-
暴飲暴食缺運動 口服藥物已罔效 胰島素針救糖尿病人 防血管閉塞
廖家誼醫生「口服糖尿藥已不能控制你的糖尿病,建議打胰島素針。」當醫生這樣說,病人通常反應是:「我一定不打針!」「我怕針,一見針就暈... -
陽虛忌生冷 陰虛需滋陰
范蕊博士陽虛是氣虛的進一步發展,證候表現除氣虛致臟腑功能減退之外,並伴有寒象,例如畏寒喜暖、四肢不溫、脘腹冷痛等等。心陽虛甚則冷... -
-
-
激光治白內障術後細胞增生
鍾震宇醫生「鍾醫生,我做完白內障手術已經兩年,最近睇嘢突然差咗,係咪白內障翻生啊?」 眼科醫生在做白內障手術時,會將混濁的晶體取出... -
眼瞼下垂 早治保視力
彭雪瑩醫生眼睛被稱為靈魂之窗。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對靈動的眼睛,炯炯有神。隨着年齡漸長,再加上不良習慣例如經常揉眼睛,或長期佩戴隱形... -
肝癌治療|肝腫瘤發大或無症狀 病發近半中晚期 仍有法可「醫」
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即使有腫瘤也沒有痛感,直至腫瘤無聲無息地一直發大,擠壓到表面神經才會有腹痛症狀。因此肝癌難以被發現... -
中大威院跨專科合作 需時比外國減半 高難度心臟手術 救孖胎孕婦3命
黃鴻亮教授2024年初夏,一名36歲孕婦在懷孕第25周突遭「撕心裂肺」的胸背劇痛來襲,緊急送威爾斯親王醫院(威院),確診為急性A型... -
陰陽相配 養血活血 唐代秘方四物湯
辜炳銳博士四物湯首見於唐代《仙授理傷續斷秘方》,為補血劑中的常用方、通用方。方中由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四藥組成,故名四物湯,四... -
日日2+3 減重病隱憂
施蘊知醫生最近在各大媒體上,有否留意到一個廣告,建議大家日日「2+3」?這個其實是衞生署建議大家每天要食用足夠蔬果,即2份水果和3... -
植入式除顫器 降猝死風險
陳杰醫生植入式心臟除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是一種用於監測... -
晚年必備「老本、老伴、老友」 老也有所為 慎防長者孤獨離世
陳仲謀醫生本月初,房署職員準備收回一公屋單位時,發現一具化為白骨的屍體,死者是77歲女戶主。獨居長者在居所發生意外,死後無人發現,... -
30款枸杞被驗出重金屬 為什麼中藥材會受重金屬污染?
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最新發布檢測結果,該會隨機抽檢市面上30款枸杞產品,發現全數驗出重金屬—「鎘」和「鉛」,其中有4款鎘含... -
港大濕疹藥膏|港大研植物化合物保濕霜 抑制金黃葡萄球菌紓緩濕疹
濕疹的痛苦,不僅僅是皮膚上的紅腫與痕癢。對許多患者而言,這是一場漫長而孤獨的戰役,影響著睡眠、情緒,甚至工作與社交。儘管... -
辟惡氣 防蟲咬 宮廷避蚊有法
李思齊教授蚊子之害,自古為人所畏。世界衞生組織報告指出,蚊子每年導致超過70萬人死亡,蚊因此被稱為「地球上最致命的動物」。中國南方... -
小便量突減 關注腎健康
魏浩然醫生最近,一位50多歲男士前來求診,他留意到過去兩星期小便的份量較以往減少,擔心排尿出現問題,甚至害怕突然腎衰竭。尿液由腎臟... -
適當護理鼻咽癌 減輕電療副作用
鄭志堅醫生鼻咽癌是香港男性頭十位常見癌症之一。雖然發病率於近年下降,由過去每年1000多宗減至現時約700多宗,但依然值得關注。 ... -
控制糖尿病|專家教「35921飲食法」助糖尿病患者穩定血糖
糖尿病患者最關心的,莫過於如何透過飲食與生活習慣,有效控制餐後血糖,避免胰島素頻繁過度分泌。國立台灣大學、中原大學的營養...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