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內地醫療發展(一)

筆者最近獲邀參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始建於1956年,是內地一所非常著名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以臨床神經科學最為聞名。這次探訪,雖不至於顛覆筆者過往認知,確實有不少地方值得自我檢視一番。
大概十多年前,筆者跟隨部門教授一同前往北京,為內地神經外科醫生開辦脊柱手術培訓班。當時香港已經緊貼世界醫療水準,筆者敢說由手術知識、技術、應用等,都比大部分內地醫院優勝。當刻,唯一令筆者覺得不如的是,內地醫生主動和謙虛的求知態度,遠比香港同輩好得多。

案例超多成優勢
及後,不足5年時間,筆者親眼見證內地同行的飛躍。他們對嶄新手術技術,例如微創脊椎手術方面,其實已比香港的發展快得多,當然這很大程度上受惠於內地案例超多的關係,也見他們對硬件、培訓等有很大程度的投入。
然而,在臨床研究方面,當時可能內地對研究倫理和準則仍未有足夠意識,形成有不少論文的真確性受到外界質疑,不太常見能夠刊登於國際權威期刊。在那個時候,我們也有透過邀請或加入內地一些中心作臨床研究,同時希望把本地科研標準引進內地,令他們更了解數據客觀和完整的重要性。
醫教研管一體化
時至今日,在某世界頂尖期刊的排名中,已見內地不少學術機構,無論在論文數目或被引用貢獻指標等,均可以媲美外國高等學府。雖然這不等於內地科研水平已高於西方,至少可見內地進步神速。就如今次到北京天壇醫院,令筆者印象深刻的並非他們的規模和手術體量等數字,而是醫院人員所表現出來的自信和團結。他們不單講求醫療技術、科研創新,更着眼於先進的醫院整體營運理念,包括不斷利用科技提質提效的架構,實行一屏看清的實時數據管理,以及醫、教、研、管一體化的服務發展等。
近日重遇文首提及帶筆者上北京的教授,他在港退休後,到過內地不同醫院從事教學工作,直言今天不少內地醫生水平已不比香港遜色,尤其頂尖醫院對專才的要求非常高,我們實不應停留在10多年前以師自居的心態。
當然,香港醫療仍有獨特優勢,下文再續。(待續)
[信健康] 淺談內地醫療發展,醫策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