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水不平衡易頭暈?

馬婆婆某天起床時,突然感到天旋地轉,需家人攙扶求診。醫生問症得知她頭暈已持續數小時,左耳伴有耳脹、耳鳴,聽力亦受影響。
「醫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耳水不平衡嗎?」馬婆婆心想,可能近日忙着湊孫,欠缺休息所致。長者頭暈是常見的老化現象,或跟視力、神經和平衡系統衰退有關,但頭暈成因也可涉及藥物、情緒及環境因素,甚至關乎耳、腦、心臟等器官。
醫生一般會將頭暈細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感覺天旋地轉的「暈眩」,屬最常見;第二類是出現不平衡感,無法站穩;第三類指瀕臨昏厥,將近失去意識;第四類為「頭重腳輕」,患者難以專注。
在暈眩個案當中,大部分由周邊性暈眩引起。位於內耳的前庭系統負責人體的平衡感與空間感,內耳淋巴液(耳水)及耳石會隨頭部姿勢變化而流動,刺激前庭系統將訊號傳送腦部,控制身體平衡;當平衡功能失調,便會產生暈眩。
目前醫學界相信,耳石症(良性陣發性位置性暈眩)是周邊性暈眩的常見原因。此症指耳石移位,影響耳水流動,令感官訊號出錯。當頭部轉動時(如躺下或起床)才引發短暫暈眩,於頭部靜止時便逐漸消散。因移位的耳石會被身體吸收,多在數星期至數月內可自行康復。
針對馬太的提問,醫生解釋耳水不平衡(美尼爾氏症)屬於內耳問題,即內耳耳水積聚過多引發頭暈。病發時暈眩持續十分鐘至數小時,甚至會窒礙聽力,經常發作且較難根治。
由於暈眩的成因複雜,要分辨是美尼爾氏症、耳石症還是其他問題,醫生會安排純音聽力測試、耳蝸電圖及相關檢查。若診斷為前者,可處方止暈藥物、利尿藥等促進患者耳水循環,減少病發機會。
作者為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信健康] 頭暈成因複雜,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