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壓抑情緒 找出致敏根源

朱綽婷 | 2025-10-14

每個人都有「軟肋」,特別敏感也神經質,不管他人的舉動屬無心或惡意,稍一碰觸到軟肋便掀起莫名其妙的情緒波瀾,相比起因事件所承受的委屈無奈,很多時陷在本能式情緒反應的因循,無法擺脫由此而來的惡果。

本能情緒反應容易因誤解而招來「小氣」、「斤斤計較」等標籤,標籤被貼得多了,會慢慢被內化成「自我」一部分,遇上風波時,又會轉化為洗脫污名的驅力,把亟亟展現個人美好一面的渴望倍大,明明有冤卻不申訴,有理也不力爭,最終人際界線沒畫好,壞印象沒扭轉,本已沒剩多少空間的心,被塞進更多委屈,變相更沒空間消化沉澱。

「不想為雞毛蒜皮的事情緒波動,但愈叫自己不要有反應,反應愈大,生人勿近的感覺好討厭!」否定或抑壓情緒感受,無助於疏解由本能反應導致,彼此過節愈纏愈緊的人際困窘,要為神經崩緊的軟肋減敏,必須正視現況,承認軟肋的存在,而且軟肋出現過敏症狀,需要消炎止痛這一基本步。或許引發過敏反應的事天天新款,若我們鼓起勇氣,走進內心稍作逗留,感受被壓抑的情緒時,會在不同瑣碎事件中找到致敏根源與發作模式的運作,斤斤計較與暴躁易怒的反應底下,隱藏着希冀得到公平對待、不想再受傷害的渴望,而被隱藏了的需要,往往跟一個人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

日積月累所建立的本能情緒反應模式,很多時被誤解為因循惡習,但其實內裏隱藏自幼被忽視、否定甚至被砍掉的情感需要,是發自生命深處的求助訊息,當中的深意有若老樹盤根錯綜複雜,過敏的軟肋只是露出地面,為我們提供線索的根株而已。

作者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淺談本能情緒反應,精神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