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臟脂肪是甚麼?即睇內臟脂肪標準、囤積原因、減脂方法

2025-10-17

明明四肢纖幼卻有肚腩,小心是內臟脂肪超標警號!內臟脂肪容易囤積於腰腹,肉眼較難察覺,而且內臟脂肪一旦超標,會對健康構成威脅,甚至增加患上各種嚴重慢性疾病的風險。本文將詳細解釋內臟脂肪囤積原因及超標後果,教你如何自我檢測內臟脂肪標準,並提供減少內臟脂肪方法。

內臟脂肪是什麼?內臟脂肪標準內臟脂肪囤積原因內臟脂肪超標後果
減少內臟脂肪方法內臟脂肪常見問題(FAQ)

內臟脂肪是什麼?

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不同,內臟脂肪深藏於腹腔內,圍繞着身體的重要器官如肝臟、胰臟、胃部和腸道周圍,能保護和支撐這些重要器官。但內臟脂肪的代謝較活躍,會釋放出許多促進發炎的細胞因子流入肝臟,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導致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得遲鈍,並擾亂血糖和血脂水平。若身體長期處於這種輕度全身性發炎狀態,便會大幅增加患上各種嚴重慢性疾病的風險如心臟病、高血壓等。

內臟脂肪標準

由於內臟脂肪深藏於腹腔內,單憑體重或外觀難以準確判斷。可以透過以下3個簡單而科學的方法,初步評估自己內臟脂肪的標準水平:

內臟脂肪標準丨1. 量度腰圍

量度腰圍是最直接且廣泛使用的方法,用以評估中央肥胖。測量方法為在呼氣後,用軟尺圍繞盤骨頂部與最低肋骨底部之間的中間點(通常是肚臍水平位置)量度。

根據香港衞生署及醫院管理局對亞洲成年人的指引,腰圍超出以下標準即代表中央肥胖,內臟脂肪積聚的風險較高:
- 男性:大過或等如90厘米(約36吋)
- 女性:大過或等如80厘米(約32吋)

內臟脂肪標準丨2. 計算腰臀比

腰臀比能更準確地反映身體脂肪分布。計算方法是將腰圍除以臀圍(量度臀部最寬闊的位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若比值超出以下範圍,則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
- 男性:大過或等如0.9
- 女性:大過或等如0.85

內臟脂肪標準丨3. 使用智能體脂磅

智能體脂磅大多採用「生物電阻抗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BIA通過向身體發送微弱電流,利用脂肪和肌肉不同的導電性來估算體脂率、肌肉量、以及內臟脂肪水平。BIA的讀數會受身體水份、進食和運動等因素影響,結果僅供參考。大部分體脂磅會將內臟脂肪劃分為不同等級:
- 標準(1至9級):健康水平,應繼續保持
- 偏高(10至14級):警戒水平,建議開始調整生活習慣
- 過高(15級或以上):危險水平,必須正視並採取行動

內臟脂肪囤積原因

內臟脂肪囤積的原因與生活模式及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以下是內臟脂肪囤積4大原因:

內臟脂肪囤積原因丨1. 高糖高脂的飲食習慣

經常進食精製澱粉(白飯、白麵包)、含糖飲品(如茶餐廳的凍檸茶、珍珠奶茶)及加工食物(香腸、午餐肉),會導致血糖急速上升,刺激身體大量分泌胰島素。過多的胰島素會促使身體將多餘能量轉化為內臟脂肪,並優先儲存於腹腔。

內臟脂肪囤積原因丨2. 長期缺乏運動

香港人普遍工時長,運動時間相對不足。久坐不動的生活模式會減慢新陳代謝,令身體消耗卡路里的效率降低。特別是缺乏鍛鍊肌肉的阻力運動,肌肉量不足會令基礎代謝率下降,更容易囤積內臟脂肪。

內臟脂肪囤積原因丨3. 巨大的精神壓力

身體若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分泌一種名為皮質醇(Cortisol)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不但會刺激食慾,令人特別渴求高糖、高脂的食物,更會向身體發出信號,將內臟脂肪重新分布並集中儲存到腹部,以保護內臟應對壓力。

內臟脂肪囤積原因丨4. 睡眠質素欠佳

睡眠不足或質素差會擾亂體內的荷爾蒙平衡,特別是調節食慾的瘦素和飢餓素。睡眠不足會導致瘦素(抑制食慾)水平下降,飢餓素(促進食慾)水平上升,令人在日間更容易感到飢餓和進食過量,使身體較易囤積內臟脂肪。

內臟脂肪超標後果

內臟脂肪超標會顯著增加患上代謝綜合症(Metabolic Syndrome)的風險。代謝綜合症並非單一疾病,而是一系列健康問題的統稱,只要符合以下5項中的3項或以上,即被診斷為代謝綜合症:
- 中央肥胖:腰圍超標,男性 ≥ 90 cm;女性 ≥ 80 cm
- 高血壓:上壓 ≥ 130mmHg或下壓 ≥ 85mmHg
- 高血糖:空腹血糖 ≥ 5.6 mmol/L
- 三酸甘油酯過高:三酸甘油酯 ≥ 1.7 mmol/L
- 低密度好膽固醇:男性 < 1.0 mmol/L,女性 < 1.3 mmol/L

擁有代謝綜合症的病人,患上以下嚴重疾病的風險會倍增:
- 心臟病與中風:風險增加2至4倍
- 二型糖尿病:風險增加高達5倍
- 非酒精性脂肪肝:過多脂肪積聚在肝臟,嚴重可致肝硬化
- 特定身體部位患癌:大腸癌、乳癌、胰臟癌等
- 認知障礙症:研究發現中年時期的腹部肥胖與晚年患上阿茲海默症有關

減少內臟脂肪方法

減少內臟脂肪需要結合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三方面去作出調整。只要持之以恆,透過以下三大方法,便能有效減少內臟脂肪:

減少內臟脂肪方法丨1. 調整營養攝取

增加水溶性纖維(如燕麥、豆類)、優質蛋白質(如去皮雞肉、魚)、複合碳水化合物(如糙米、藜麥),以及健康脂肪(如牛油果、堅果)的攝取。每日建議攝取量為至少25克膳食纖維,可有助減少內臟脂肪。

同時,必須嚴格控制或戒除含糖飲品、甜品、零食、精製澱粉及酒精等,能有效減少內臟脂肪。

減少內臟脂肪方法丨2. 結合帶氧與阻力運動

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帶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緩步跑等,並配合至少兩次的阻力訓練如深蹲、掌上壓等以增加肌肉量,從而提升基礎代謝率,讓身體更有效地燃燒卡路里,對減少內臟脂肪尤其有效。

減少內臟脂肪方法丨3. 管理壓力與睡眠

確保每晚有7至9小時的優質睡眠,並學習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如冥想、深呼吸、聽音樂等,以平衡體內荷爾蒙及控制食慾,避免因皮質醇水平上升而導致食慾大增,容易囤積內臟脂肪。

內臟脂肪常見問題(FAQ)

1. 如何快速減掉內臟脂肪?

雖然沒有能快速減掉內臟脂肪的捷徑,但若從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三方面作出調整,只要持之以恆,便能有效減少內臟脂肪:
- 飲食結構調整:增加水溶性纖維(如燕麥、豆類)、優質蛋白質(如去皮雞肉、魚)、複合碳水化合物(如糙米、藜麥),以及健康脂肪(如牛油果、堅果)的攝取;同時,必須嚴格控制或戒除含糖飲品、精製澱粉及酒精
- 結合帶氧與阻力運動: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帶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緩跑等,並配合至少兩次的阻力訓練如深蹲、掌上壓等以增加肌肉量,從而提升基礎代謝率,讓身體更有效地燃燒卡路里,對減少內臟脂肪尤其有效。
- 改善生活習慣:確保每晚有7至9小時的優質睡眠,並學習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等,以平衡體內荷爾蒙及控制食慾,避免因皮質醇水平上升而導致食慾大增,容易囤積內臟脂肪。

2. 內臟脂肪率多少正常?

要判斷內臟脂肪是否在正常標準範圍,可以參考以下3個國際及本地衛生組織認可的指標:
- 腰圍:根據香港標準,亞洲成年男性的腰圍應少於90厘米(約36吋),女性則應少於80厘米(約32吋)
- 腰臀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男性的腰臀比應不大於0.9,女性則應不大於0.85
- 智能體脂磅:市面上的體脂磅通常會提供一個內臟脂肪等級。一般而言,等級在1至9級之間屬於健康的標準範圍。若等級達到10級或以上,即為偏高或危險水平,需要多加注意

3. 為什麼內臟脂肪會高?

內臟脂肪過高主要是由多種不良生活習慣長期累積而成,主要的四大成因包括:
- 高糖高脂飲食:經常攝取精製澱粉、含糖飲品和加工食品,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促使身體將多餘能量轉化為脂肪並儲存在腹腔
- 長期缺乏運動:久坐不動的生活模式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肌肉量流失,令身體消耗熱量的效率降低,脂肪自然更容易囤積
- 巨大的精神壓力:長期壓力會導致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水平升高,這會刺激食慾,並指令身體將脂肪優先儲存在腹部周圍
- 睡眠質素欠佳:睡眠不足會擾亂掌管食慾的荷爾蒙(瘦素和飢餓素),導致日間食慾增加,更容易進食過量而引致肥胖

相關文章

肚腩有真假之分?中央肥胖是什麼?大肚腩5大健康風險(附減肚腩飲食運動建議)

大肚腩擊退戰

從腸道菌群至低度炎症 再到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