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怎麼辦?如何通鼻塞?拆解鼻塞6大原因 通鼻塞方法、穴位、中藥一文看清

2025-10-20

香港室內外溫差大,容易刺激鼻腔造成鼻塞問題。睡眠時鼻塞更可能被迫用口呼吸,導致口乾、喉嚨不適,甚至睡眠質素下降,致使出現精神不足、工作效率下降等問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究竟鼻塞原因是什麼?通鼻塞方法有哪些?可以按摩哪些穴位紓緩鼻塞?哪些中藥可治療鼻塞?下文為你逐一解答。

鼻塞是什麼?鼻塞原因通鼻塞穴位通鼻塞方法
通鼻塞中藥材鼻塞嚴重警號鼻塞常見問題(FAQ)

鼻塞是什麼?

鼻塞是指鼻腔通道受到病毒、過敏原或炎症影響時,鼻黏膜變得腫脹或分泌物如鼻涕過多而導致氣流不暢,呼吸困難。鼻塞常見症狀包括單側或雙側鼻塞、流鼻水、鼻涕倒流、打噴嚏,甚至伴隨頭痛等。鼻塞嚴重時,還可能影響嗅覺,讓食物變得無味。

鼻塞原因

鼻塞往往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尤其在冬季或換季時發作更為頻繁。以下是造成鼻塞的6大原因:

鼻塞原因丨1. 過敏性鼻炎(鼻敏感)

空氣污染物和致敏原如塵蟎、花粉、黴菌、動物皮屑等無處不在,當過敏體質人士接觸到致敏原時,免疫系統會作出過度反應,釋放組織胺等化學物質,引致鼻黏膜發炎、腫脹及分泌大量清澈鼻水,造成持續或反覆發作的鼻塞,常伴隨打噴嚏、流眼水和鼻子痕癢等症狀。

鼻塞原因丨2. 傷風感冒與病毒感染

當身體受到過濾性病毒如冠狀病毒或流感病毒等感染時,免疫系統會作出反應,導致鼻腔血管擴張、黏膜發炎腫脹,並產生黏稠的鼻涕以圖清除病毒,從而引起鼻塞。這種鼻塞通常是暫時性的,會隨着感冒痊癒(約7至10天)而緩解。

鼻塞原因丨3. 鼻竇炎

若感冒後鼻塞持續不退,甚至出現黃綠色濃稠鼻涕或頭痛,便要警惕是否已併發鼻竇炎。鼻竇是位於鼻腔周圍的空腔,當感冒病毒或細菌引起鼻竇黏膜發炎,導致分泌物無法正常排出,積聚在鼻竇內,便會形成鼻竇炎,造成嚴重且持續的鼻塞。

鼻塞原因丨4. 鼻腔結構性問題

分隔左右鼻腔的軟骨(鼻中隔)若出現天生或後天創傷引致的彎曲,會使其中一邊的鼻腔變得狹窄,容易造成長期單側鼻塞。

此外,鼻腔或鼻竇黏膜因長期發炎而異常增生,形成如葡萄狀的良性組織,體積過大時亦會導致鼻塞。

鼻塞原因丨5. 環境與生活習慣

天氣急劇轉變、長時間身處冷氣乾燥環境、空氣污染、吸煙或二手煙等,都會刺激鼻黏膜,誘發或加劇鼻塞。

鼻塞原因丨6. 其他因素

長期不當使用血管收縮劑類的通鼻噴劑,可能導致反彈性鼻炎,令鼻塞問題更趨嚴重。

通鼻塞穴位

中醫穴位按摩是安全有效的物理療法,透過刺激特定穴位,能促進局部氣血循環,有效通鼻塞。建議每個穴位用指腹按壓約1至2分鐘。以下是能紓緩鼻塞的4大穴位:

通鼻塞穴位丨1. 迎香穴

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中點旁,在鼻唇溝(法令紋)之中。迎香穴屬手陽明大腸經,是治療各種鼻病的首選要穴,能有效通鼻塞。

通鼻塞穴位丨2. 上迎香穴(鼻通穴)

上迎香穴位於鼻翼軟骨與鼻甲的交界處,近鼻唇溝上端。顧名思義,上迎香穴對疏通鼻塞特別有效。

通鼻塞穴位丨3. 印堂穴

印堂穴位於兩眉頭連線的中點。按壓印堂穴不僅能鼻塞,更有清頭明目、鎮靜安神之效。

通鼻塞穴位丨4. 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百會穴穴為諸陽之會,能升提陽氣,有助提神醒腦,間接改善因氣虛或頭部氣血不暢引起的鼻塞。

通鼻塞方法

按壓穴位後若仍然受到鼻塞問題困擾,可嘗試以下4種方法緩解不適:

通鼻塞方法丨1. 善用熱敷與蒸氣

可將乾淨的毛巾浸泡在熱水中(約40至50度,注意溫度以免燙傷),扭乾後敷在鼻樑及鼻子周圍,持續5至10分鐘。熱力能促進鼻腔血液循環,而濕潤的蒸氣能稀釋黏稠的鼻涕,有助緩解鼻塞。

另外,可嘗試在大碗中注入熱水,用鼻子深呼吸熱水散發出來的蒸氣約5至10分鐘;或在洗熱水澡時,關上浴門,讓蒸氣充滿空間,同樣有舒緩鼻塞效果。

通鼻塞方法丨2. 調整睡姿墊高頭部

躺下時,血液回流頭部會增加,可能令鼻腔血管充血腫脹,加劇鼻塞。可嘗試用枕頭將頭部和上身墊高,利用地心吸力幫助鼻腔分泌物流出,減輕鼻黏膜的壓力。此外,若只有單側鼻塞,可嘗試側睡,讓鼻塞的一側朝上,有助暫時緩解鼻塞。

通鼻塞方法丨3. 鹽水洗鼻

鹽水洗鼻是一種經科學證實有效且安全的物理療法,特別適用於鼻敏感及鼻竇炎患者。使用專用的洗鼻鹽水,透過洗鼻器沖洗鼻腔,不單能保持鼻黏膜濕潤,亦能有效沖走鼻腔內的致敏原、灰塵,更可稀釋黏稠鼻涕,使之更容易排出,舒緩鼻塞。

通鼻塞方法丨4. 適量使用通鼻塞噴劑

通鼻塞噴劑能快速收縮鼻腔血管,效果顯著。但必須注意這類噴劑只適宜短暫使用,不建議連續使用超過3至5天,過度依賴會引致「藥物性鼻炎」,令鼻黏膜對藥物產生依賴。一旦停用,鼻塞情況會嚴重反彈,使用通鼻塞噴劑前應先諮詢藥劑師或醫生意見。

通鼻塞中藥材

鼻塞可依體質或病因使用不同中藥醫治,但必須由註冊中醫師處方。切勿自行購買及服用中藥,不當服用可能引致嚴重副作用。如有需要,請務必諮詢註冊中醫師。以下是4款常用於治療鼻塞的中藥材(僅供參考):

通鼻塞中藥丨1. 蒼耳子

蒼耳子能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是治療鼻淵(類似鼻竇炎)的要藥。但要留意此藥具有少許毒性,須經由中醫師處方及使用。

通鼻塞中藥丨2. 白芷

白芷能解表散風,通竅止痛,尤其適用於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

通鼻塞中藥丨3. 辛夷

辛夷可發散風寒,宣通鼻塞,被譽為中醫「鼻科聖藥」。

通鼻塞中藥丨4. 細辛

細辛可祛風散寒,通鼻塞止痛。但要注意此藥亦有少許毒性,用量必須極其謹慎,嚴格遵從醫囑。

鼻塞嚴重警號

雖然大部分鼻塞問題不會對身體健康構成威脅,但若出現以下3種情況,則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兆(如鼻咽癌、鼻竇炎等),應盡快求醫,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檢查,以確定病因並提供適切的治療方案:

鼻塞嚴重警號丨1. 長期單側鼻塞

若長期單側鼻塞,且症狀持續未有改善,應提高警覺,可能是鼻腔腫瘤或鼻咽癌的徵兆。

鼻塞嚴重警號丨2. 鼻涕帶有血絲或發出惡臭

雖然鼻竇炎等感染也可能造成鼻涕帶血,但持續流出帶血鼻涕,特別是伴隨單側鼻塞、帶惡臭等症狀,務必就醫檢查,排除患上鼻咽癌的可能。

鼻塞嚴重警號丨3. 併發高燒、劇烈頭痛、視力模糊或面部麻痺

若鼻塞情況嚴重至併發高燒、劇烈頭痛、視力模糊或面部麻痺,可能表示鼻竇炎感染擴散,需立即就醫。

鼻塞常見問題(FAQ)

1. 如何快速解除鼻塞?

要快速解除鼻塞,可嘗試以下4種方法緩解不適:
- 按壓穴位:如鼻翼兩旁的迎香穴及眉心印堂穴
- 熱敷或吸入蒸氣:利用熱力及濕氣舒緩鼻黏膜腫脹
- 調整睡姿:用枕頭墊高頭部,或側向通暢的一邊睡
- 用鹽水洗鼻:沖走鼻腔內的分泌物和致敏原

2. 為什麼一躺下就鼻塞?

因為當人體平躺時,受地心吸力的影響,流向頭部的血液量會增加,導致鼻腔內的血管充血和擴張,使鼻黏膜變得更加腫脹,從而導致鼻塞。此外,鼻腔內的分泌物如鼻涕也較難在平躺時自然流出,容易積聚在後鼻腔,進一步加劇鼻塞。

3. 鼻塞要按哪裡?

從中醫理論角度,有4個穴位對緩解鼻塞特別有效,可嘗試用指腹輕輕按壓以下位置:
- 迎香穴:位於鼻翼外側,與法令紋的交界處
- 上迎香穴(鼻通穴):在鼻翼軟骨和鼻甲的交界處,略高於迎香穴
- 印堂穴:位於兩邊眉頭的正中間
- 百會穴:在頭頂正中央

相關文章

鼻水倒流怎麼辦?嚴重恐致咽喉炎!鼻水倒流原因/症狀/紓緩方法一文看清

鼻炎等於鼻敏感?認識鼻炎種類、症狀、成因、治療藥物及預防方法

不尋常鼻塞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