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 醫療開支持續增

馮康醫生 | 2025-10-22

政府終於在10月16日發表《本地醫療衞生總開支賬目》(簡稱DHA),比起去年7月發表,今年遲了3個月。對我們做政策研究和教學的人來說,真是望穿秋水!

DHA把醫療衞生的經常性開支、融資分布、服務提供者和功能配置的數據,分析錢從何來,去了哪些服務提供者、哪些服務類別的訊息,系統地顯示出來。今年還加入基層醫療健康開支分布,讓大家了解醫療衞生資源的投放方向,還有政策推行的效果。

今年,醫衞局在DHA新聞公布上提出:一、2023/24年香港醫療衞生經常性開支2512億港元,是GDP的8.3%,比去年增加8.6%;二、公共醫療衞生開支佔51.8%,較10年前增加1.5倍,與65歲以上人口增幅相若,反映人口老化是帶動公共醫療衞生開支增長的主因;三、公共醫療衞生開支佔GDP百分比(4.3%)相對其他地區及經濟體都低,反映公營醫療體系高效高質;四、私人醫療開支方面,保險佔總開支比例持續增長,「自願醫保」推出以來,到2024年底,佔個人償款住院保險市場三分之一;五、基層醫療佔總開支的比例由去年度27.5%增至29.3%;長遠來說,政府希望基層醫療與第二及三層醫療的比例能達到40%。

去年分析2022/23DHA報告時,我提出要特別留意6個要點,其中幾點(第一、四、五點)在政府公布中提到了。我特別關注的趨勢,主要涉及住戶實付支出(Household Out-of-pocket Payment,OPP)。其一,整體融資分布中的政府開支所佔比例雖然維持在52%左右,但是保險所佔比例減少了(17%減至16.5%),同時OPP比例上升(30%增至31.9%),反映市民實質的醫療開支增加了;其二,私家醫院病人出院開支OPP的比例佔21.3%,比去年度減少,同時保險所佔比例增加,顯示隨着愈來愈多人買保險(個人醫保增加11.3%),保險給予持保人士的醫療保障有明顯改善。這個數字去年低過10%,我當時覺得太低,不符合現實情況,今年似乎糾正了。

市民OPP佔總開支的比例增加至接近32%,但入住私家醫院的OPP比例減少了,反映醫療需求主要增加在門診服務方面。在人口老化、慢性病增加的背景下,這趨勢必須持續關觀察和關注。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專業應用教授

[信健康] 關注公共醫療開支上升,醫策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