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傳播活躍季節 開學風險增 快打流感針

「流感疫苗?我都沒有接種過,還是不用吧!」陳女士道。「流感疫苗接種總有第一次,若你今天打了,就可以每年接種。」醫者說。
衞生防護中心根據本地流感活躍情況,於9月宣布本港已進入夏季流感季節。香港一般每年會經歷兩個流感季節,冬季通常始於1月,而夏季則始於7月。有市民會問,既然已踏入流感季節,現在才接種疫苗會否太遲呢?當然不會!尤其抵抗力弱的學童和長者,更應盡快接種,保護自己和身邊人。
雖然本年的夏季流感季節於9月才開始,而流感季節一般最長維持4個多月,所以今年的夏季流感有機會與來年初的冬季流感重疊,令病毒種類轉換甚至變異。我們的身體一般要在接種疫苗兩至四星期後才會產生抗體,所以大家應及早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
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每年會根據科學實證、本地數據、海外經驗及世衞建議,向政府建議採購季節性流感疫苗的種類。疫苗對抗流感病毒的組合,會與世衞每年度北半球流感流行的病毒相符,包括甲型流感H1、H3病毒及乙型流感病毒。而流感疫苗的種類,主要有較廣泛使用的滅活疫苗、重組疫苗及減活疫苗;滅活疫苗及重組疫苗是以注射方式接種,減活疫苗則是噴鼻方式。
流感疫苗並可分為三價及四價疫苗,這是流感疫苗可針對季節性流感病毒的種類:三價疫苗能抵抗兩種甲型流感病毒及一種乙型流感病毒,四價疫苗則能抵抗兩種甲型及兩種乙型流感病毒。
預防措施注意度不足
大家或會擔心,流感疫苗有否副作用?流感疫苗是安全及有效,除了大概一成市民疫苗注射處可能出現輕微腫痛,一般並無其他副作用。其他在注射後出現的系統性症狀如發燒、筋骨肌肉疼痛、身體疲倦等實屬少見,機會約百分之一,通常會在一兩天內自動減退;嚴重副作用如「全身性過敏反應」及「吉巴氏綜合症」則十分罕見,機會約百萬分之一。所以,除了曾對流感疫苗或其成份嚴重過敏以及有吉巴氏綜合症病史的人士,都適合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家庭醫生建議普羅大眾應該每年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高風險人士包括50歲或以上、孕婦、居於護理院舍、有長期健康問題、6個月至未滿18歲兒童及青少年、醫護人員、家禽業從業員,以及從事養豬和屠宰豬隻行業,更應及早接種。
高齡人士及兒童是流感的高風險群組。他們抵抗力較弱,較易受病毒感染並出現併發症。有家長認為,孩童只要做好個人衞生就可以了──當然不是!年齡介乎6個月至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一直也是優先接種流感疫苗群組。學童在開學後,群體活動增多,嬉戲玩耍時未必注意感染預防措施,從而增加流感感染及傳播風險。數據亦顯示,自9月開學以後,學校流感爆發大幅增加,並出現12宗嚴重兒童流感個案及一宗兒童流感併發致命。可見學童流感預防實在不容忽視,而疫苗實在是有效預防的不二之選。
孕婦亦是流感高風險群組,同樣應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及胎兒。當然,有準媽媽詢問流感疫苗會否對自己及胎兒有影響?滅活疫苗在孕婦應用已有悠久歷史,證據顯示對孕婦和胎兒是安全的。而在醫學實證上,四價疫苗暫時未有針對孕婦群組的臨床試驗,但它本身對孕婦不是禁忌症,孕婦並非禁止接種。而三價疫苗則具有孕婦使用的臨床數據,可在懷孕的任何時期接種,大家可與家庭醫生商量決定接種哪一款。而減活疫苗內有一定程度的病毒活性,所以孕婦不應該接種噴鼻式減活疫苗。
而健康的成年人是否需要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答案是當然的。根據統計,上一個冬季流感季節錄得近500宗嚴重個案,當中約一成發生在18歲至49歲組別。可見流感對健康的成年人也有一定影響,甚或有機會傳染予家人,因此,政府今年度的疫苗接種計劃亦涵蓋18至49歲有長期病患人士,而就算沒長期病患,亦應該到家庭醫生或地區康健中心接種,共同預防流感。醫者籲:莫遲疑,快打流感針,保護身邊人!
撰文 : 何家銘醫生
[信健康] 接種疫苗免流感,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