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新療法

陳先生是一位70多歲退休律師,3個多星期前駕車時遇到輕微意外,頭部猛烈晃動,表面沒有受傷,其他身體部分也沒受到傷害,沒症狀也沒求醫。
但最近3天,家人覺得他不妥,雖然沒有頭痛,但記憶力急劇下降,意識有時混亂,步履不穩,由於他有血壓高和糖尿病,家人擔心他中風,便來找我診治,數星期前的交通意外卻完全沒放在心上。
經過身體檢查,發現陳先生確實言語有些混亂,雙腳也無力,連站立都有困難,中風當然有可能,但其他老人病惡化亦有可能,他們不以為意的交通意外,對於我來說是很重要的線索!
不可否認的事實:當我們年紀大了,腦部會開始萎縮。由於頭殼不會縮小,腦萎縮使腦內出現潛在的空間,平時由腦脊液來填充,當老人家頭部受傷,就算十分輕微,有時自己都忘記,又或頭部受到劇烈晃動,都會造成腦表面的微細血管破損,滲漏血液,這些血液會在腦內的潛在空間刺激發炎,引致不正常的薄膜出現;這些薄膜又長出微絲血管,血管再滲血,導致這空間愈來愈多血水,形成惡性循環。我們稱這些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形態就如黑加侖子汁混入攪碎的豬紅一樣。當這潛在空間累積足夠血腫,便會壓着腦部神經,症狀和中風很相似:肢體無力、記性下降、語言能力出問題。但中風通常是急性,這慢性血腫是慢慢演變出來,通常需要數個星期時間,由於和頭部受傷時間相隔甚遠,很多時病人或家屬都忽略了過去曾發生什麼事件。
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處理方法十分古老,就是鑽開頭骨,割開硬腦膜,讓積聚的血腫流出,用大量生理鹽水清洗,俗稱「洗腦」,再縫合傷口便完成。絕大部分病人能夠康復。這是一個既古老又有效的手術,時間短且安全,所以就算年紀十分大亦可做這手術,我甚至試過有一位病人接近100歲。
這慢性血腫的形成是因為腦內有新薄膜的出現,鑽孔取血的方法並沒處理這新薄膜,所以少部分病人會再出血而翻發,需要再度「洗腦」。
最近有研究顯示,若果我們能夠截流供應硬腦膜的血管:硬腦膜中動脈(一條經過頭皮的血管),便可以有效減少翻發,只需要做微創堵塞便可,現代研究為古老方法添上新動力。
作者為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硬腦膜血腫新療法,腦科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