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胚胎成績表

在體外受精(IVF)過程,準父母其中一個最緊張時刻是聽到實驗室報告:「有幾多個胚胎」、「Grading是多少」。不少人會問:「等級高一些,是否代表懷孕機會更大?」要理解這份「胚胎成績表」,首先要知道其代表的意義。
當卵子與精子在實驗室結合,胚胎會隨即開始分裂、發育。胚胎學家每天仔細觀察胚胎的形態變化,記錄細胞分裂數目、大小是否均勻,以及碎片(Fragmentation)的情況。
受精後第3天,理想的胚胎一般會有6至8個大小整齊的細胞。若能培養至第5天形成囊胚(Blastocyst),便會再進一步評估內細胞團與外層滋養層的結構。常見的Gardner評級系統使用數字和字母標示──數字代表囊胚膨脹階段,英文字母則用以表示細胞形態質素,這是用來協助醫生挑選潛力較高胚胎的標準化方法。
理論上,分數較高的胚胎,細胞排列較整齊、發育節奏平均,平均着床率也相對較高。不過,胚胎評級並非預測結果的「水晶球」,評分主要根據外觀形態,而非染色體或基因健康狀態。
臨床上,有些外觀中等甚至略低等級的胚胎,仍可順利着床並誕下健康嬰兒;相反,即使外觀完美的胚胎,也可能因染色體異常或子宮環境影響而未能成功。由此可見,胚胎評級只是一項參考指標,並不能單靠分數預測懷孕結局。
對經歷試管療程的夫婦來說,每個胚胎都象徵希望。當看到報告上的不同分數時,不妨以平常心看待。胚胎評級只是為胚胎移植排序,將最大機會成功的胚胎先放入婦女身體內。懷孕的最終結果,還取決於許多不同因素。臨床經驗中,不少婦女到移植最後一粒評分最低的胚胎,反而才能成功。未來希望能建立無創精準的胚胎篩選方法,令我們可以更準確地選擇最有成功機會的胚胎。
作者為婦產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分享女性胚胎評級,懷孕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