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釋懷

蘇瑞雯 | 2024-12-13

如果說電影《破.地獄》是超渡先人及在生者,解開未了心願(Unfinished business),那麼《爸爸》就是以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 love)去接納及寬恕,以最溫柔的力量,自療內心最大的傷痛及家庭創傷!有朋友說不敢看《爸爸》,但我說:「雖然揪心,卻看到釋懷的力量!」《爸爸》改編自2010年的「弒母殺妹案」悲劇,15歲品學兼優青年因精神分裂殺掉至親。劉青雲在劇中飾演爸爸這個悲痛角色,面對加害者與受害者都是至親,那份傷痛及複雜情緒無法形容!(內含劇透)

《爸爸》改編自二〇一〇年的「弒母殺妹案」悲劇。(劇照)

電影沒有煽情,反以平實及零碎片段叙述爸爸和這個家庭的故事!看着爸爸極其冷靜地面對家庭悲劇及為至愛妻女處理身後事時,恍如啟動了防禦機制,以麻木來壓抑無法承受的傷痛、以冷靜來面對及解決眼前的困窘,因為當刻這個家只剩他一人在獨力承擔!然而,當他因為被應召女郎騙錢而情緒大爆發時,他終於將所有壓抑情緒:自責、內疚、抱怨、不解、思念等等,恨恨地痛哭發洩!

自我療癒過程

電影中爸爸和兒子都透過寫信釋懷。爸爸一直透過電腦寫信給妻女,無論閒話家常或道謝、道愛、道歉、道別,這過程既將愛與思念連繫,亦是他在梳理情緒的自我療癒過程。而兒子寫給爸爸的一封信,更解開彼此心結!爸爸在兒子生日當天探監一幕令人安慰,他為兒子送上的生日禮物是「不再問究竟」,那是真正的寬恕與接納!不再執着因果關係,真正做到與悲傷共存,這也是對精神病患者最大的人本關懷!

電影唯一一幕令我流淚,當爸爸在卡拉OK獨唱《這是愛》時,我的眼淚也跟隨而流!「這是愛,似驟來今朝已驟然失去,是場夢,淚若泉湧再沒法牽動,空嘆息,心仿似天邊一孤鳥影孤隻單,悲世事常變幻轉眼一空。」

這幾年,無論唱入人心的大熱歌曲及叫好叫座的電影佳作,均以創傷及療癒為主題。「文窮而後工」愈是困境,反而創作出更多深度佳作、引起共鳴、撫慰人心!感謝所有藝術創作者,過去幾年透過電影、音樂、文字、畫作等不同藝術創作方式,為香港人提供一個集體療傷的空間,陪伴大家在這地方繼續好好生活下去!

作者為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令生者能釋懷放下,精神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