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之四 通過認知測試訂立「平安紙」
本文見報之時,正是平安夜及聖誕佳節到臨,先祝各位讀者平安快樂、身體健康。凡事有備無患,居安思危,希望大家的大小病痛均可迎刅而解,逢凶化吉。
早前預設醫療指示在立法會三讀通過,希望適時推行,這亦是祈求平安所需之眾多瑰寶中的重要一項。在健康人生裏,追求平安無慮確需無數瑰寶。社會裏較多為人所知的有平安紙,以及持久授權書。今期詳細探討……
本欄早前「未雨綢繆」系列裏所引述,作好兩手準備亦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之一。或有朋友對此仍有忌諱,但又不妨試問一下,各位在旅行前是否會因忌諱而不購買旅行保險?報章亦曾報道,不少市民排隊購買骨灰龕位,難道他們亦心存忌諱?最近亦有殯儀館舉行開放日,參觀者大不乏人。最近談及殮葬服務及禮儀師的一齣港產電影,大受好評,而在戲院電影放映後的一場座談會,筆者被邀參與談論生死,在座者不少是長者及家屬。
人生規劃,就如精準醫療一樣,趨向個人化。如果一切安好,早立平安紙及持久授權書,不是閣下的一杯茶,絕對可以理解。然而,如健康或人生過程裏出現一些觸發點,便絕對值得認真考慮。有一位年剛六十歲病人,將會接受複雜頸脊椎手術,擔心會不幸出現或大或小風險,故主動要求立下平安紙及持久授權書,委託心愛女兒亦是唯一親人,如有所需可替他處理重要事務。亦有另一位健康人士,因要被委派在外地長期公幹,擔心天有不測風雲,故亦同樣委託並授權在港妻子,得以後顧無憂。
訂立平安紙、持久授權書,及預設醫療指示時,當然需要充分準備,及深切思量。在香港及不少地區訂立以上法律文件,需要醫生協助評核,確保當事人及授權或受益者受到適當保障,尤以年長當事人為是。外地亦有不少金融體系,需要年長人士在重要投資或金額交易前,有醫者證明認知無礙,才可作實。事實上不少長者甚至精壯人士,往往被無良騙子欺詐不少錢財。曾有一位年長女士患有認知障礙而不自知,被不良分子通過電話瞞騙了不少積蓄,仍深信不疑,認賊為親,反而在家人心切查詢下,產生誤會而關係決裂。
作出自主選擇
在訂立以上文件時,醫者往往要確定當事人有足夠認知能力,情緒不受困擾,而在不受唆擺或威逼下而作出自主決定。在中國社會倫理文化影響下,至親家屬的參與當然重要,但若家庭有意見不合甚而衝突,醫者亦當然要小心關注。每個個案複雜程度不同,若當事者正在面對嚴重病患而要及早決定,更需要多些關懷及酌情處理。好的預設醫療計劃,是需要病者與家屬在將來面對嚴重病患時,有所認知及準備,從而作出自主選擇。
認知能力是訂下任何醫療或和法律相關計劃和文件時的一項先決條件。認知能力測試,可用臨床醫學上現有的不同問卷篩查。在長者而言,認知問卷測試亦可構成壓力,等同學生考試。曾有一位九十多歲長者,本身是資深教育人士,擔心認知測試不合格,輾轉失眠煩惱了好幾日。幸好在了解病者個人背景及性格後,作出適當安撫及鼓勵,在覆診並熟習診所環境後,高分完成測試。莘莘學子面對壓力重重的考試,亦何嘗不是呢。須知壓力及睡眠不足,是對認知造成障礙的重要成因。
認知問卷測試如考試一樣,不應只求分數。病者在應對不同類型問題時之對答及反應,亦往往透露出端倪。不少認知問卷是沿用外國始創版本,即使經過嚴格印證,但東西方社會文化始終有或大或小的不同。教育程度亦足以影響問卷分數,故數份問卷亦有為不同教育程度而訂下不同的合格指標。各大問卷亦有不同敏感度,輕度認知障礙未必容易察覺。最重要一點是個人所得分數,是和參與問卷研發的組群作比較,而未必充分反映出個人感受到而擔心的認知衰退。
幸好現時已有嶄新的血液指標及造影測試,可以進一步協助評估及確定;而安享平安亦有很多不同法寶,有待再與讀者們分享。
撰文 : 勞思傑醫生_香港醫學組織聯會榮譽會長、老人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認知能力訂立醫療規劃,養老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