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飲品 |營養師拆解 「生」飲品、「無調整」、「無加工」意思

最近,市面上出現一些新產品,本來是為人熟悉的飲品,例如豆乳、椰乳,但新產品名稱是帶有「生」字在前,如「生豆乳」。不少人對於這些飲品產生好奇,到底「生」是甚麼意思?它們的營養價值是否較為豐富?製作過程有何不同?我們訪問了註冊營養師Audrey詳細從專業營養角度解答。
營養師Audrey解釋,「生」的含義多數是強調「天然」「未添加」或「營養保留」。這些產品的定位往往是比傳統飲品更有益健康。不過,它們的保存期通常較短。Audrey為我們詳細拆解「生」飲品的幾個常見特徵:
1. 無添加防腐劑或乳化劑
這些飲品通常不含任何人工添加物,如防腐劑和乳化劑,使其更加自然,適合追求健康、無添加的消費者。
2. 冷壓榨或其他非熱處理方式
部分「生」飲品選擇冷壓榨工藝,例如冷壓果汁,通過低溫擠壓將果肉中的大部分果汁擠出,然後再經過高壓處理以延長保鮮期。這種處理方式與傳統的果汁製作方法不同,傳統方法通常使用切割機將蔬果切小塊,再進行榨汁,這樣會較多地破壞其營養成分。
3. 未經超高溫殺菌處理
部份標榜「生」飲品可能是避免使用高溫處理方法,如超高溫處理(UHT),視乎不同品牌而定。加熱處理會影響飲料的原有風味及營養成分,例如利用超高壓殺菌技術(HPP)會將食物置於數以千倍大氣壓的高壓下,目的是透過破壞細菌的細胞膜使其無法修復,達到殺菌或抑制細菌生長的效果。相反,未經超高溫加熱處理,以其他較低溫的消毒方法,有助於保留飲品的原味及更多營養,並使其味道更加濃郁。
愈來愈多人在選擇飲品時,傾向較健康之選。「生」飲品是否有其特別的營養價值?營養師Audrey解答,事實上,部分營養成分會在過程中流失,而避免了高溫處理的「生」飲品,則能更好地保留這些營養成分。營養師Audrey引用研究#指出:
經過超高溫處理(UHT)的情況下:
維他命B1流失約 30 - 40%
維他命B2流失不超過 5 - 10%
維他命B6流失不超過 15 - 25%
抗氧化物質會流失約 10 - 20%,視乎處理溫度及時間
經過巴氏殺菌方法的情況下:
維他命B1會流失約 10-15%
維他命B2流失少於5%
維他命B6流失少於10%
不過高溫消毒仍保存豆奶原有營養價值,如蛋白質、礦物質(如鈣質)、脂溶性維他命(如維他命A及D),至於市面上標榜「無調整」、「無加工」、「新鮮」等字眼的產品,營養師Audrey解釋,這些術語在食品標籤上各有不同含義,看似相近,但實際上有細微差異。
1. 無調 (Unsweetened)
意思:無加入糖、脂肪或其他添加劑
常見食品:豆乳、乳製品、果汁
重點說明:如「無調整豆乳」: 其固態大豆含量需達8%以上,且無添加糖及其他調味的黃豆飲品;味道偏淡或保留原始風味
2. 無加工(Unprocessed/ Minimally processed)
意思:幾乎無經加工處理,接近天然狀態(如未去皮)
常見食品:穀物、果仁、乳製品
重點說明:並非完全「生」,可能經高溫殺菌、冷藏等處理
3. 新鮮(Fresh)
意思:剛製成、無經冷藏或保存期短的食品
常見食品:蔬果、肉類、乳製品、果汁
重點說明:並無統一定義,通常「新鮮」產品保質期較短
4. 無添加(No additives)
意思:無添加任何人工合成添加物,如防腐劑、人工色素、人工甜味劑等
常見食品:飲料、零食、乳製品
重點說明:不代表無加工或低糖,需細讀標籤;例如食品中的甜味可以是天然來源
營養師Audrey最後指出,對於素食者、乳糖不耐症者、對牛奶過敏者及健康意識強,追求「天然、原始、無添加」人士,尤其適合這些經過較少加工的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