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IVF少針啊唔該!」 試管嬰兒/雪卵治療新方案
不知道各位讀者光顧茶餐廳時,有沒有自己的個人喜好。
以筆者的賢內助為例,她的凍檸茶必要「少甜少冰」,而凍奶茶則要「少茶少甜少冰」。作為其合格丈夫,每次一定謹記拜託夥計幫忙「特製」。
本地茶餐廳十分有人情味,可以為客人提供很多個性化選項。在生殖醫學治療中,我們也非常注重個人化選擇,而在試管嬰兒(IVF)/雪卵治療裏,現在亦有「少針」新方案可選。
在跟病人講解試管嬰兒/雪卵治療時,其中一個最讓女士「聞風喪膽」的環節,絕對是長達1至2星期的每日針藥注射,而且有時甚至每天不單止一針。以往,很多婦女要天天奔波來回治療中心,讓醫護人員為其作每日注射。這對接受治療的女士無疑帶來極大不便。儘管對針藥起初抗拒,但經護士同仁悉心教導(或開導);近年絕大部分女士都能接受自行在家中順利完成針藥注射。在這裏,絕對要替婦女能屈能伸、堅忍能耐的美德「點讚」。
然而,除了皮肉疼痛外,針藥自行注射始終對多數女士來說都是相對新的嘗試,而且步驟較為專業繁複,故此打錯、打漏等錯誤無可避免地時有發生,並非所有女士都能接受自我注射。近年,療程有新發展,能使女士大大減少需要接受的針藥注射,絕對是婦女的佳音。
一針抵七針
試管嬰兒/雪卵治療,同樣要先進行卵巢刺激及腦下垂體壓抑,以防身體在取卵手術前提早排卵。大部分需要的針藥都圍繞在這兩大環節。在卵巢刺激方案中,視乎卵泡反應,一般需要為期1至2星期的每天注射。舊式刺激針藥由高度純化的更年期婦女尿液製成,因更年期婦女尿液中,有卵巢刺激所需的高濃度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
到目前為止,並沒任何與使用尿液製成針藥有關的傳染性併發症個案,故相信是極為安全;不過,理論上的傳染風險不能夠完全排除。
新一代的刺激針藥為透過基因工程技術製造的重組藥物,其中造就了新型長效促排卵針的誕生,下文會以「長效針」簡稱之。長效針在製造時於FSH分子上連接了一種特殊蛋白,延緩FSH在體內的吸收、代謝和清除速度,使其能夠在體內一星期七天保持穩定的卵巢刺激功效。因此,此針能做到「一針抵七針」的作用。
此舉大大減低了所需針數,而且能由醫護在「開針」面診時,直接在診所替病人注射,減低她們要在家中自行注射的心理壓力及錯誤機率。加上其為重組製造藥物,並不涉及使用她人尿製品理論上的感染風險,其刺激功率經文獻證實與「傳統針」相若。絕大多數病人均適合使用長效針,惟有卵巢過度刺激風險者或可能要小心選擇使用。打完第一針長效針七天後,一般會改回每日注射,以調節刺激日數至適合破卵。
在腦下垂體壓抑方面,現在最常用的拮抗劑方案,通常在刺激針開始後的第5至7天起每天一針,打約一星期直至到取卵手術前2天。以往拮抗劑一般只有針劑,近年已有口服拮抗劑誕生,並且已經有應用於子宮肌瘤及子宮內膜異位治療的文獻數據。
可是,此藥仍欠缺應用於生殖醫學治療的資料,有本地大學治療中心正進行研究為生殖醫學病人使用此口服拮抗劑,期望能得出安全數據支持更廣泛應用。
運用黃體素
除新的拮抗劑口服藥外,近年也發展了新型刺激方案──黃體素輔助排卵刺激療程(Progesterone-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 PPOS)。
PPOS方案指在卵巢刺激的早期給予黃體素作腦下垂體壓抑,而代替了拮抗劑或其他方案所需針藥;黃體素在婦科已使用很久,有大量口服藥作選擇。
假如用10天刺激療程來計算,傳統做法共需11天內作16針注射,而改用以前文提及長效針作卵巢刺激,配合以黃體素作腦下垂體壓抑,新方案只需其中四天作每天一針注射,即共四針注射。大大減少了要注射針藥的日數及針數。惟黃體素方案治療所得的胚胎均要先行雪藏,待日後非刺激周期移植雪藏胚胎,故特別適合雪卵治療或無計劃移植新鮮胚胎之婦女選用,而不適用於試管嬰兒後計劃移植新鮮胚胎的女士。
試管嬰兒/雪卵治療為婦女帶來身體及精神上的壓力。隨着科技進步,我們熱切期盼能替接受生殖醫學治療的婦女,帶來更方便、舒適、成功的個性化治療方案。鼓勵婦女可根據自身情況,與醫生了解最切合需要的個人化生殖醫學治療計劃。
撰文:唐宇嶸醫生_婦產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雪卵治療新方案,婦科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