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連鎖壽司店遭爆用隔夜預製壽司飯 稱即日生產、16小時無冷藏、與曱甴廚餘為鄰

HOY TV節目《一線搜查》於昨日(15日)播出的節目揭發本港某間知名平價連鎖壽司店聲稱「即日生產、即日銷售」的產品或涉虛假陳述,並存在預製及食安問題。壽司飯被置於室16小時無冷藏,存有壽司飯的保溫箱更與曱甴廚餘為鄰,食物安全令人堪憂。而涉事連鎖壽司店亦於今日(16日)作出聲明,強調產品皆符合食安標準。
連鎖壽司店涉食安爭議

近日有市民揭發,本港知名連鎖壽司店聲稱「即日生產、即日銷售」的產品,實際上存在預製及保存問題。早前一名顧客在外賣店購得未過期手卷,發現玉子燒已經發霉,引發關注。該店雖公開聲明強調食品新鮮製作,但根據HOY TV節目《一線搜查》調查,情況並不如官方所述。
市民爆料:壽司飯非即日製作,即日銷售

受訪市民方先生向《一線搜查》爆料,壽司店內部實際操作與公開說法不符。他透露,自己朋友在店內負責生產壽司飯,並表示:「壽司飯會預製兩日內使用,並非即日製作,即日銷售。」他批評店方聲明疑涉誤導甚至虛假陳述,呼籲透明交代生產流程。
攝製隊追蹤貨源 揭露存放問題

《一線搜查》根據線報進行追查,發現該店壽司飯來自荃灣一間外判工場供應。記者目擊,下午時段有工人將載有壽司飯的保溫箱推出室外,長時間暴曬在太陽底下,旁邊更有垃圾桶,環境衞生存疑。這些預製壽司飯存放超過半小時才送上貨車,未見冷藏設備,存在明確的食安風險。
預製壽司飯室外擺放逾16小時 與曱甴廚餘並鄰

《一線搜查》翌日跟蹤發現,從下午1時至晚上6時,工人將大量壽司飯運送至葵涌某工業大廈停車場,再堆放至凌晨甚至清晨才正式配送。期間,保溫箱周圍有積水及廚餘桶,環境髒亂,更拍攝到曱甴出沒。整個過程中,壽司飯長達16小時以上未有冷藏,嚴重違反食安規範。



與食安中心指引不符 專家:食物處理方式極不理想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指引,壽司飯在製作完成後必須於兩小時內將溫度從攝氏60度降至20度,並在四小時內降至攝氏4度以下,以防止細菌滋生。此外,壽司飯的酸鹼值應維持在4.6或以下範圍內。然而,《一線搜查》發現該壽司店預製壽司飯長時間暴露在室外,並非符合相關標準。

理工大學食品及科學及營養學系副教授邱家琪表示,將壽司飯長時間存放於保溫箱內而缺乏冷卻措施,是極不理想的做法。她指出,金黃葡萄球菌及蠟樣芽孢桿菌等常見致病菌,在這種環境下容易繁殖,並產生毒素。這類毒素即使經高溫烹煮亦難以徹底去除,增加消費者食物中毒風險。邱教授提醒,市民購買壽司時,應留意飯粒是否有乾硬或拉絲情況,這些都是存放時間過長或細菌滋生的警號。

食品及健康科學學系系主任陳舜宏亦補充,保溫箱只適合短時間使用,長時間依賴保溫箱儲存食品並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他強調,業界應嚴格遵守食安指引,包括溫度控制及儲存時間,以保障消費者健康。
食環署已介入調查
食環署回應指,截至今年6月底,已接獲35宗有關該壽司店的投訴,當中涉及食品含異物、發霉等食物衞生問題。經調查後,署方已就部分個案向涉事壽司店提出檢控,並發出5封警告信。此外,食環署亦曾對該店中央食品製造工場進行巡查,發現部分設備不潔,並就此向場地負責人作出檢控。署方表示,會持續監察情況,必要時採取進一步行動,以保障市民食物安全。
消委會方面,雖不評論個別商戶做法,但資料顯示2024年全年共接獲6宗與壽司店食品安全相關的投訴,而今年截至5月亦已錄得5宗。消委會提醒,若商戶聲稱產品為「即日生產」,此屬《商品說明條例》所界定的「商品說明」,惟構成虛假或誤導必須視乎實際情況及達致關鍵程度方會成立。
至於涉事壽司店,《一線搜查》攝製隊曾以多個途徑聯絡店方,惟截稿前未獲正式回應或公開說明。

爭鮮:與一般米飯處理標準不同 指產品皆符合食安標準
事件被揭發後,網民循影片產品擺放方式推測《一線搜查》報導中提及的連鎖壽司店為爭鮮。而爭鮮(香港)食品有限公司今日(16日)在社交平台Facebook發聲明回應,澄清產品符合本地食品安全規定。該公司指出,所有裝載壽司飯的保溫箱均設有一次性防拆封條,確保配送期間未經打開,避免外界污染。爭鮮亦已與物流供應商加強協調,明確規範飯箱擺放及運輸流程。
爭鮮表示,公司定期委託獨立第三方化驗機構進行抽檢,最新檢測結果顯示,產品酸鹼值及微生物指標均符合香港食品安全標準。為確保壽司飯品質穩定,中央工場製作時特別加入食用醋調節酸鹼值至pH 4.6或以下,以抑制細菌滋生。該處理方式與一般米飯保存標準不同,更著重酸鹼度控制,符合壽司食品特性。
此外,爭鮮每星期定期進行壽司飯pH值抽檢,監察食品狀態,務求為顧客提供既安全又符合口感要求的產品。公司強調,將持續檢討和優化食品製作及配送流程,並堅守食品安全及衛生標準,回應社會關注。

網民對聲明嗤之以鼻:無解釋即日製造嘅問題喎
在爭鮮發布聲明後,一眾網民顯然對爭鮮處理食物的手法深感不滿,並留言怒斥:「一早就已經blacklist咗佢啦,食親都肚屙」、「真係爭咁啲新鮮」、「有濕疹底嘅我每次食完佢哋啲壽司都會爆疹,後來發現唔新鮮嘅魚會產生組織胺,就算好人好姐食咗都會過敏」。
同時也有網民對爭鮮所發出的聲明嗤之以鼻:「呢個聲明唔單止間接承認問題,而且又無解決人哋提出既質疑,依家仲要好行貨咁交功課出篇嘢」、「其實你公司係咪唔X識認錯?」、「無解釋即日製造嘅問題喎」、「公司冇問題,做嘅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