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尿道病徵系列:尿頻

張文虹醫生 | 2024-12-23

2024年即將成為歷史,不知道讀者們這一年過得如何,年初立下的鴻圖大計又實踐了多少。轉眼間,「泌談密語」已經過了一周年。筆者突然想到,想開始一系列有關下尿道症狀的文章,因為這些問題幾乎是所有泌尿科醫生的日常。以它作為一年的總結,是希望回歸寫文章初心,讓大眾了解泌尿問題;也藉新的單元迎接新一年的開始。

這系列文章的頭炮非「尿頻」莫屬;因為無論男女老少,幾乎每個人都曾經體驗過這種情況。而它也是最常見的下尿道病徵。

「醫生,我覺得我成日都急尿,見其他人兩三個鐘頭先屙一次,但係我個個鐘頭都要屙,一飲完少少嘢就即刻要去廁所。其實一日屙幾多次先係正常㗎?」這是泌尿科醫生最常聽到病人的投訴。依據國際尿控協會的定義,「尿頻」是指排尿頻率增加:主觀認為排尿次數比正常情況更頻繁,並沒有特定的次數標準。

隨着媒體資訊的發達,許多病人在網上查詢資料,認為「尿頻」就等於前列腺肥大或膀胱過度活躍。曾經遇過一位二十多歲的男士因為尿頻而就診,看了網上資料,認為自己是前列腺肥大,來到診症室要求處方前列腺藥。

然而,尿頻成因可因年齡和性別而異。例如,女性如果突然出現尿頻情況,可能是尿道炎所致;而老年人如有尿頻,並且伴隨血尿,則必須首先排除膀胱病變的可能性。

診斷的責任還是交給泌尿科醫生吧,但患者絕對有方法可幫助醫生做出正確診斷。因為尿頻這症狀是很主觀的,詳細記錄幾天的膀胱日記,不但可以幫助醫生了解你的情況,從而作出正確的診斷,也讓患者可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飲食習慣和排尿情況。

作者為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探討尿頻問題,專科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