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首創VR湊BB課程 用模擬嬰兒教扶抱、餵食、換片

2025-08-20

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聯手,透過虛擬實境(VR)混合培訓,為早產嬰兒護理培訓帶來革命性突破。這項名為「VICTOR嬰幼專業培訓計劃」的創新項目,不僅提升了前線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更榮獲2024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肯定,為香港嬰幼兒護理服務樹立了全新標竿。

早產嬰兒因身體發育未成熟,需要極其細膩的專業護理。然而,傳統培訓模式常受制於時間與地點,高風險的實際操作練習也機會難得。為了解決這一難題,「VICTOR」計劃將VR技術與線上學習相結合,讓學員能夠隨時隨地練習餵食、扶抱和更換尿片等關鍵護理技巧。

團隊更自主研發了具備感應功能的模擬嬰兒,讓訓練體驗無限貼近現實。培訓系統採用自主學習模式,並設有智能數據分析系統,能自動記錄並分析學員表現,精準識別需加強的環節,從而提供個人化學習方案,確保培訓成效最大化。

香港中文大學兒童雙語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馬玉儀博士指出:「VR技術不僅大幅提升了培訓效率,更為護理人員提供一個安全、低壓力的環境進行反覆練習,有效增強他們的應變能力和專業自信。」

從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共有218位前線人員參與此計劃,累積了超過五萬次的VR訓練數據。根據146位學員的回饋意見,培訓成效極為顯著:

81.5%的學員表示其嬰幼兒護理知識有所提升;

87%的學員認為自身專業能力得到增強;

80.1%的學員感到照顧嬰幼兒時的壓力有所改善。

數據分析顯示,透過反覆練習,學員們的進步速度令人印象深刻。以奶樽餵哺為例,平均完成時間從首次練習的29.35秒,大幅縮短至僅8.54秒,顯示出科技培訓模式對實務技能的顯著助益。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兒童復康服務總監陳嘉霖博士表示:「此計劃提供了一個數據化的員工培訓方案,有助於機構更具成本效益地分配人力資源。未來,我們將探討將培訓時數納入專業資格認證的可能性,以進一步提升計劃在業界的認可度。」

「VICTOR」計劃為業界專業培訓開闢了新道路。未來,團隊將深化數據應用,為管理層提供精確的成效報告,並建立全面的培訓數據庫,以系統化追蹤學員的學習進度。透過大數據分析,系統將自動調整教學內容和難度,為每一位學員量身打造個人化學習方案。

團隊期望將此模式推廣至護理、復康治療及特殊教育等更多領域,並開發更多互動培訓單元,為業界培養更具實戰能力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