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

一年容易又中秋。眾多節日中,除冬至及春節外,中秋算是重要節日!月到中秋份外圓,賞月也要人月相呼應,達到人月兩團圓。兒時在鄉村過的中秋,吃過豐富的中秋節飯後,餘下節目就是在屋外擺出宏偉的燈籠陣,把花生水果月餅及炸芋丸等應節小食攤在桌上,大家圍着桌子賞月,閒話家常兼無節制地吃起來。家家戶戶如是。微弱光線下,不會有人阻止你吃東西,在美食親情方面都留下串串美好回憶,無論之前準備工作多辛苦也是值得的。這麼多年來,雖然搬到另一條村但仍在天台延續這個傳統,然而此情不再,沒有足夠的小朋友去維持這個遊戲,擺起這燈籠陣,為熄滅了的燈籠換上新的蠟燭!
離離合合
月亮自古就被詩人用以表達意境情懷,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簡單數個字,把人生際遇表達得淋漓盡致。
王建的「今夜月明人盡望」,就算身處異地,只要舉頭望向中秋明月,也可透過同一個月亮傳達思念之情!
過去幾年間許多人離開了香港,有退休後移民外地的,有提前退休準備移民的,也有其他種種原因離開的。我的研究團隊就有兩位研究員在9月中趕赴英國深造,而另一團隊也有人年尾帶着一對年幼子女赴澳洲讀書移民。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這些離離合合本是平常不過的事,當麻醉科醫生的年代,見到花心血培育好的麻醉科醫生轉投別的部門求升遷時,我都用這番說話去開解當時的上司──部門主管,為何現在我又那麼着緊呢?
若真的是個別現象,確又不須那麼緊張;但有跡象顯示這並非個別情況。在日常交往中,知道醫管局的醫護流失嚴重。一些有潛質的接班人,忽然間遞上辭職信時,就把整個牌局打亂,要從頭規劃。這移民潮對我負責的碩士課程收生也有輕微影響,另外也有在半途因考慮移民而要慎重思考應否放棄碩士課程的人。和他們傾談時,我都感受到他們難以抉擇的情況!
想深一層,移民潮對整體香港的發展和影響固然有,更不容輕視,但這又如何?長江後浪推前浪,若對年輕一輩加以適當栽培,給予機會讓其發展,船到橋頭自然直,幾年後青黃不接問題可能已迎刃而解。問題癥結是大家能否處變不驚,上下一心,認清目標去培育人才。我們可失去人才,但離合是常事,千萬別洩氣或言棄!上世紀回歸引發移民潮時,我這輩人算是得益者。政府為挽留人才,加開顧問醫生職位,增加升遷機會。現在也許是付出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