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迷思(二)

蔡偉樂醫生 | 2024-03-18

「醫生,乙肝的主要感染途徑是母嬰傳染,但我父母最近化驗乙肝抗原均呈陰性,我會是從哪裏感染到呢?」

「陳先生,除了母嬰傳染,血液和體液都可以傳播。其他的感染途徑包括針筒、紋身、穿耳、未經消毒的醫療器具和性接觸等。此外,剃刀、鬚刨、牙刷和指甲鉗等都可在使用過程中造成傷口,接觸到血液而成為帶菌工具,其他人使用時如果也造成傷口,就可傳染病毒。乙肝病毒可在體外存活一星期,就算沒肉眼看得到的血漬或體液,使用未經消毒器具進行上述高危行為都有機會感染。5歲前接觸乙肝成為慢性帶菌者的機會達95%;成年後才接觸,成為慢性帶菌者的機會則低於5%。即是說成年人亦有機會感染成為帶菌者。」

「醫生,太太是我的初戀情人,她已經接種過疫苗,並有抗體,我絕對沒上述風險因素,究竟是從哪裏感染乙肝呢?會是同枱吃飯惹到嗎?」

「陳先生,同枱吃飯並不會傳播乙肝。雖然乙肝病毒在口水內亦存在,但是口水內所含肝炎病毒數目比血液裏的少一萬倍,因此醫學上認為,分享食物及餐具並不會傳染乙型肝炎。事實上,不少人和你情況一樣,未能知道自己從哪裏感染得到乙型肝炎。很多時,當病人知道自己患上乙肝,就會安排父母去做化驗,這可能是父母一生裏面首次化驗肝炎。有部分乙肝帶菌者經過一段時間後病毒變得不活躍,血液裏的乙肝表面抗原甚至變成陰性。就是說,即使你父母現在乙肝抗原陰性,他們也可以曾經帶有乙肝。那就解釋到為何看起來沒風險因素,家裏表面上亦沒乙肝帶菌者,有些人仍會感染乙型肝炎。」

作者為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探討乙型肝炎的迷思,專科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