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同路人

天峯醫生 | 2024-02-15

前文結語:我們可以學懂認同,成為有需要人士的同路人。這要社會放下標籖,加上同理心,讓不同人士更易獲得認同感,以能更有助促進社會精神健康。

然而,認同感始終還得源於個體。

換回個體視角,拚命追求他人肯定的背後,可能最不願認同自己的,正是自己。

「認同」是一種心理傾向。有說一個人的認同,主要由兩方面表現出來:「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自我認同指個人行為與自己思想一致;社會認同則指個人行為思想符合社會規範或期待。筆者在前文亦闡述過社會認同的3個層面,每個層面都有一套大眾潛移默化的「標準」,個體往往透過改變自我行為模式,又或掩飾自我一些不符合社會標準的特性,以符合大眾期望的標準。

作為社會大眾,要明白「標準」既不是絕對,也不是永恒,我們其實無必要強求所有人符合某些特定的價值或角色標準,從而使一些跟大眾不盡一致的人徒添壓力。那些在社會大眾之間流行卻不必要之標籤,加上缺乏同理心的冷漠,無疑是讓社會精神健康問題愈來愈嚴重的主因之一。

在尋求社會主動認同的同時,個體的自我認同一樣重要。當一些行為或屬性偏離大眾期望,個體是否必要地改變自己以迎合大眾的所謂普世價值或標準,又或選擇掩飾自己不符合社會標準的特性?

自我認同
原本,每個人都應該追求成為更好的人。只是,所謂「更好的人」該如何定義?就像有人追求更漂亮容貌,所以選擇整容,但整過一次之後,還是不滿意,便再整第二次、第三次……結果換來仍然「不夠漂亮」,甚至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為了成為更美的自己,卻失去了自己的美,回想才驚覺本末倒置。

其實,我們很難界定什麼是「漂亮」、「更好」。很大程度上,大家在成長過程中,先透過父母,然後是師長、朋輩,以至媒體或其他社會權威、代言人等,看他們允許什麼、不允許什麼;接納什麼、不接納什麼;稱譽什麼、詆罵什麼等,去慢慢建立自己的「標準」,亦成為我們對待自己以及他人方式的依據。我們也許以為這些經過獨立思考和自主決定,不過實際上是不自覺地從小時候的經歷和不斷受外間薰陶而影響的。

尤其自小不被父母接納的經驗,會導致孩童毫無根據地幫一己定位。例如認定自己不夠好、是自己有錯,才導致不被愛護、不被原諒。長大後就容易缺乏自我認同感,甚至產生奇怪不合情理的價值觀,又或深層自我內疚、怨恨感等。當然,另一個極端可以是反而變得自大狂妄,也能形成對社會的極度不滿和憤嫉。

缺乏自我認同的人,往往無法接納、寬恕、信任、分享,對自己如此,對別人亦一樣。只是,有些會選擇逃避、躲藏,有些則選擇反抗、抓奪。相反,當一個人有自我認同,他對於自己是怎樣的人、將來的人生方向、自己與其他人和社會的關係,都具備正面認知和肯定。由此可見,自我認同是我們作出人生抉擇時的基礎,而我們又在一次又一次的抉擇過程中,再一步一步地更加認識自己。

就如著名德裔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的理論中說明,自我認同的形成,並不是簡單經驗的累積,而是一個嘗試、探索和整合的過程,令我們更加清楚地定義自我,以及了解什麼東西對自己最重要。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夠順利通過這一個過程,有些人可能反而變得愈來愈混亂,甚至墮入負面思考的漩渦中。

4種狀態
另一位心理學家馬西亞(James E. Marcia)就以艾瑞克森的理論為基礎,透過與青年的深入晤談,根據兩個層面:探索自我的經驗,與投入人生目標的承諾,將「尋覓自我」中的人們劃分成4種狀態:

低探索、高承諾的早閉型──其認同感並非基於自身的探索和嘗試,而是基於權威,尤其對父母的服從和尊敬。雖然他們看似對於自己想追求的事情十分堅定,但一旦面對負面結果或評價,便很容易失去信心。

低探索、低承諾的迷失型──既不太關心了解自己,又不投入任何意識形態,亦不確定未來的目標和方向,總是在一種「見步行步」的狀態中。可是,他們自身未必感覺到有什麼問題。

高探索、低承諾的未定型──正在努力探索尋找自我,卻未能落實結論,且不能做到確切的投入。他們因此最常感受到自己處在自我認同危機之中,從而覺得迷惘、焦慮和煎熬。不過,他們也最有可能在經歷過探索之後真正找到自己,而到達下面提及的第四種狀態。

高探索、高承諾的定向型──真正經歷過嘗試、探索和整合,最終獲得了對自己清晰的認知,從而為自我確定特定的人生目標、信仰、價值觀。當他們面對挑戰和艱苦時,能夠投入自己真正的本質和心靈深處去做出抉擇,不會容易心灰意冷,亦不會隨意否定一己的努力。馬西亞指出,這種狀態的人,受到權威或負面評價威脅和動搖的影響最少。
理論上,愈早能夠經歷嘗試和探索而認識、找到自己的人,愈大機會在社會中獲得成功。艾瑞克森認為人們應該在12至18歲的青少年時期,完成獲得自我認同的人生任務。只是在現實中,似乎大部分人要在更遲的時間才能完成,甚至不少人可能仍在迷惘中。

自我接納、接受當下,說易行難,但如果我們都不願意認同自己,又如何期望能獲得其他人認同呢?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接納自我容入當下,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