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膀胱憩室」成因 手術藥物解決積尿問題

在泌尿系統中,「膀胱憩室」是一個相對隱匿而又容易忽視的問題。膀胱憩室是指膀胱壁向外突出形成水囊。
正常情況下,膀胱由黏膜層及肌肉層等構成。黏膜層是膀胱最深入的一層,直接接觸尿液和雜質,由多層移行性細胞組成「防水層」,厚度較大,能有效防止尿液滲漏。相反,因為腸道需要吸收營養物質,腸道黏膜層則相對較薄。膀胱的肌肉層(Detrusor muscle)則負責收縮使膀胱內加壓以釋放尿液,這是一種不自主的肌肉(Involuntary muscle)運動,就像心跳一樣,我們無法直接控制,但可以通過藥物來調節,例如治療過度活躍症藥物。
膀胱憩室(Bladder diverticulum)成因,與膀胱肌肉層狀態密切相關。膀胱肌肉層之間出現鬆弛或罅隙時,在用力排尿過程中,黏膜層會向外鼓出,形成類似吹出氣袋一樣的憩室。尿液隨之流向憩室,導致無法從正常尿道完全排清,可能引發一系列問題。

影響膀胱難排尿
正常情況下,成人膀胱可容納300至400毫升尿液;如果憩室只有10至20毫升體積,減弱膀胱收縮力影響很微乎其微,所以膀胱仍可正常運作。因此,大部分細小膀胱憩室患者毋須治療。然而,膀胱憩室並非總是無害,它有可能引發炎症或生膀胱石,另外如憩室體積較大,甚至可減低膀胱的動力功能。膀胱功能十分重要,一旦憩室大到與膀胱本身一樣,就像一個軟身漏斗一樣,尿液由膀胱擠向另一端的憩室,而不是經尿道排出體外,進而影響整個泌尿系統的正常功能。因此,市民若出現排尿緩慢等情況,就需留意是否有膀胱憩室問題。
膀胱憩室成因尚不完全明確,但有一些常見情況,如前列腺肥大導致下尿路受阻是其中之一。此外,經常忍尿亦可能促使膀胱憩室形成。在臨床上,較少見到女性患有膀胱憩室,可能因男性更容易有尿道閉塞現象。
抽出三公升尿液
一位60歲從事裝修工作的男性患者,不吸煙不飲酒,然而多年來,他總覺得健康狀況有異樣,站立時排不出小便,需要坐下才能排尿,下腹部時常有脹感,大便正常。起初,醫生以為屬前列腺問題,但服用處方前列腺藥物治療後無效。其後患者向筆者求醫,通過電腦掃描發現盆腔附近有「很多很大的水泡」。之後,進一步的膀胱鏡檢查顯示,膀胱內沒有結石和腫瘤,卻有兩個很大的憩室,盛滿了尿液。於是,為其從憩室抽出3公升尿液,相當於8至10個膀胱容量!這種情況已持續20多年,相當罕見。原來,每次排尿時肌肉收縮,尿液也會倒流到這些憩室。幸運的是,患者體內積存了這麼多尿液,也沒併發炎症,亦無引起尿液倒流而影響腎功能。由於憩室體積過大,不得不為其安排開放式手術切除憩室,根治病原。這位患者的膀胱憩室形成原因不明,可能與患者長期忍尿有關,導致膀胱提早退化,從而「撐」出憩室。
另一位男性患者,接近70歲,有排尿不暢問題,經常很快尿急,同時伴有前列腺肥大、腎積水,以及膀胱憩室。他的腎功能較差,憩室較大。在進行膀胱動力測試(Cystometry, urodynamics study)時,發現前列腺閉塞性嚴重,需要插尿管才能排尿。於是,替其進行簡單手術,刮除前列腺肥大部位,形成闊大漏斗出口。手術後,患者排尿變得暢通,膀胱也沒有剩餘尿液,憩室反而毋須再進行手術,因為尿液已可順利排清,憩室對排尿功能的影響不大。這說明了,如果膀胱憩室是由前列腺閉塞引發的,通過手術清除前列腺肥大部分後,憩室不再受到壓力,便不會繼續形成問題,故此毋須再進行憩室切除手術。
用藥無效再檢查
要診斷膀胱憩室,可通過多種檢查手段,包括膀胱動力測試、膀胱鏡檢查,以及超聲波檢查。對市民來說,如果出現排尿量逐漸減少或排尿困難,而且服藥後症狀沒有改善,應該再次就醫,檢查其他器官或部位。泌尿系統的各個器官相互關聯,要憑借症狀找出病因,就需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如果出現症狀,但在檢查時未能發現問題,這並不意味着沒有問題,而是可能問題出現在其他位置。此時,醫生與患者都要重新思考,是否需要進行其他檢查,以便找出真正答案。
雖然膀胱憩室在許多情況下毋須治療,唯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或併發症,就需要及時就醫並採取適當治療。通過詳細檢查和專業治療,大多數患者也得到有效的治療和改善。

撰文:傅錦峯醫生_香港執業專科醫生協會召集人
[信健康] 膀胱憩室的成因徵狀,專業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