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嬰兒打針丨嬰兒打針時間表、政府資助、自費疫苗價錢全解析

BB出世後,密密麻麻的嬰兒打針時間表,或會讓新手父母感到一頭霧水。究竟哪些疫苗是政府資助?自費疫苗又該如何選擇?本文整理最新的政府資助疫苗嬰兒打針時間表,以及現時常見的自費嬰幼兒疫苗種類及價錢,並解析四合一、五合一、六合一混合疫苗的分別,也會說明嬰兒打針後的常見反應及處理方法,助父母輕鬆掌握BB健康的第一步。
為什麼疫苗對嬰兒如此重要?丨初生嬰兒打針時間表(政府資助疫苗)
自費嬰兒疫苗選擇及價錢丨四合一、五合一、六合一混合疫苗有什麼分別?
初生嬰兒打針後的常見反應及處理方法丨初生嬰兒打針常見問題(FAQ)
為什麼疫苗對嬰兒如此重要?
疫苗是預防兒童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疫苗不僅保護個別孩子,還能透過群體免疫減少疾病傳播。從乙型肝炎到麻疹,這些潛在致命的疾病在未接種疫苗的情況下,對幼兒威脅尤甚。因此,遵循初生嬰兒打針時間表接種疫苗很重要。
初生嬰兒打針時間表(政府資助疫苗)
根據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建議的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政府為初生嬰兒及幼童提供免費的疫苗接種計劃,以預防多種嚴重疾病。家長可以帶初生至5歲的子女到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接種疫苗,小學學童則由衞生署轄下的學童免疫注射小組到學校提供接種服務。以下是衞生署建議的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時間表,分10個階段接種:
初生嬰兒打針時間表丨1. 初生
- 卡介苗
- 乙型肝炎疫苗(第1次)
初生嬰兒打針時間表丨2. 1個月
- 乙型肝炎疫苗(第2次)
初生嬰兒打針時間表丨3. 2個月
-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第1次)
- 肺炎球菌疫苗(第1次)
初生嬰兒打針時間表丨4. 4個月
-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第2次)
- 肺炎球菌疫苗(第2次)
初生嬰兒打針時間表丨5. 6個月
-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第3次)
- 乙型肝炎疫苗(第3次)
初生嬰兒打針時間表丨6. 12個月
-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第1次)
- 肺炎球菌疫苗(加強劑)
- 水痘疫苗(第1次)
初生嬰兒打針時間表丨7. 18個月
-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加強劑,第1次)
-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第2次)
初生嬰兒打針時間表丨8. 小一
-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加強劑,第2次)
初生嬰兒打針時間表丨9. 小五
- 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第1次)
初生嬰兒打針時間表丨10. 小六
- 白喉(減量)、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減量)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加強劑,第3次)
- 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第2次)
自費嬰兒疫苗選擇及價錢
除了政府資助的疫苗外,家長還可以考慮為BB接種自費疫苗,以提供更全面的保護。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自費疫苗及參考價錢:
- 五合一混合疫苗: 包括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痺症、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可減少打針次數
- 價錢:$800至$1,150(1針)
- 六合一混合疫苗: 包括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痺症、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乙型肝炎,提供更全面的保護,可減少打針次數
- 價錢:$880至$1,250(1針)
- 流感疫苗:建議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每年接種,尤其是在流感高峰期
- 價錢:$300至$650
- 輪狀病毒疫苗:預防輪狀病毒引起的腸胃炎,建議在嬰兒6至32周接種
- 價錢:$1,180至$2,000(2劑)
- 腦膜炎雙球菌疫苗:預防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建議2個月以上的幼童接種
- 價錢:$1,200至$1,700
- 甲型肝炎疫苗:預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建議1歲以上的幼童接種
- 價錢:約$700
- 日本腦炎疫苗:適用於前往日本腦炎流行地區的幼童
- 價錢:約$2,000
四合一、五合一、六合一混合疫苗有什麼分別?
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中,政府資助的疫苗包括四合一混合疫苗,涵蓋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及小兒麻痺症。然而,為了讓嬰幼兒獲得更全面的保護,許多家長會考慮自費選擇五合一或六合一混合疫苗。這些混合疫苗的主要分別在於所包含的疾病種類:
- 四合一混合疫苗(政府資助): 僅包含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及小兒麻痺症
- 五合一混合疫苗(自費): 除了四合一疫苗所包含的疾病外,還額外加入了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 六合一混合疫苗(自費):在五合一疫苗的基礎上,更加入了乙型肝炎疫苗
選擇五合一或六合一混合疫苗的主要優勢在於,可以減少嬰幼兒需要接種的針數,從而降低他們在打針後出現副作用及不適的機會,同時也能為BB健康獲得更大保障。一般而言,若選擇五合一或六合一混合疫苗,只需接種共4針,便能覆蓋原本需要更多針數才能達到的保障範圍。
有醫生建議,家長最好能在BB滿月前,決定接受哪種疫苗注射計劃,一般情況下,並不建議中途轉換計劃。雖然政府的四合一疫苗已提供不錯的保護,但五合一或六合一混合疫苗額外包括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和乙型肝炎,可以說是多一重保護。
初生嬰兒打針後的常見反應及處理方法
BB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以下一些輕微反應,家長無需過度擔心,可按以下方式處理:
初生嬰兒打針後的常見反應及處理方法丨1. 發燒
約9成嬰兒打針後2至3天內會發低燒,通常在2至3天內自行好轉,只要持續留意體溫便可。如果嬰兒發燒超過攝氏39度,或出現抽筋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初生嬰兒打針後的常見反應及處理方法丨2. 出疹
部分嬰兒打針後1至2周內會出現紅疹,通常1至2天內會自行好轉。如果出現持續或嚴重的情況,要及時就醫。
初生嬰兒打針後的常見反應及處理方法丨3. 注射部位腫痛
嬰兒打針後針眼部位出現紅腫、疼痛是正常反應,可用冰敷減輕症狀,一般1至2天內會自行消腫。
初生嬰兒打針常見問題(FAQ)
1. 如何為BB預約政府資助疫苗服務?
家長只需與選定的母嬰健康院預約時間打針即可,可選擇親自前往相關健康院或致電預約。前往母嬰健康院登記時,需攜帶針卡、出世紙、父母的身份證等相關文件。首次登記時,更需帶備初生嬰兒出院記錄及母親的健康院產前登記卡,並需填妥表格。
2. 怎樣可以減少嬰兒打針次數?
市面上的五合一或六合一疫苗是有效減少嬰兒打針次數的方法。將政府免費的疫苗中四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及小兒麻痺混合疫苗濃縮,加強至五合一或六合一疫苗。政府四合一疫苗是接種3針加3針加强劑(共6針),而五合一、六合一疫苗只需接種共4針,而且不需要額外接種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及乙型肝炎針,既能減少嬰兒打針次數,又能同時有多重保障。
3. BB注射疫苗後發燒點算好?
嬰兒打針後發燒,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在正常地操作,以對抗外來的病菌。約9成嬰兒打針後2至3天內會發低燒,通常在2至3天內自行好轉,只要持續留意體溫便可。如果嬰兒發燒超過攝氏39度,或出現抽筋等情況,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