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後遺症大減 立體定位質子治前列腺癌

質子治療相比傳統的放射治療,因射線能量有「布拉格峰」的物理特性優勢,既能瞄準腫瘤,亦可減少對周邊正常器官與組織的影響,有利以「高劑量、少次數」方案,為癌症患者帶來高效而安全的治療選擇。
當質子治療應用於不同器官的腫瘤時,更可輔以「進階版」技術提升療效。例如在以軟組織為主的前列腺,可採用先進的立體定位質子治療及注入啫喱膠填充劑等方法,進一步減低對鄰近前列腺的直腸、膀胱的影響,患者不用顧慮治療後遺症,對預後生活質素的影響,日後出現繼發性腫瘤的機會亦大幅降低。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前列腺癌是香港男性的第三大癌症,每25名男性便有一人有機會在75歲前發病。隨着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篩檢愈趨普及,更多患者能及早發現癌蹤;事實上,本地有四分之三的新症個案屬早期至中期,並未出現轉移,如能及時治療,早期患者的根治機會可超過九成。

多項大型醫學研究顯示,放射治療應用於早期至中期、未出現轉移的前列腺癌,其根治效果可與手術治療媲美。因此,前列腺癌患者在選擇治療方案時,其關注點除了根治機率,亦應考慮治療過程、後遺症及對痊癒後生活質素的影響。一般而言,手術治療具入侵性、需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而切除癌組織後有機會出現小便失禁、影響性功能等後遺症;而傳統放射治療,雖較少出現上述風險,但因前列腺鄰近直腸、膀胱,有機會影響鄰近器官,引致大小便帶血等後遺症。然而,隨着新式放射治療——質子治療的普及,前列腺癌患者可選擇這種既有根治之效、而副作用及後遺症大幅減少的治療方案。
照射準確無誤
有別於傳統放射治療的光子射線,質子射線在物理上能夠在進入身體時,只釋放極低輻射量,直至到達目標腫瘤後才爆發能量,集中消滅癌細胞,然後射線立即消散;這種稱為「布拉格峰」的物理特性,令質子治療更為精準,顯著降低腫瘤附近正常組織所接收的輻射量。前列腺的結構以軟組織為主,故癌灶的位置可隨軟組織的移動而出現微細變化;要確保在治療當天,質子射線能準確無誤地照射目標癌灶,定位亦是重要一環。
現時,我們會為前列腺癌患者採用「立體定位質子治療」(Stereotactic Body Proton Therapy),做法是在質子治療前約兩星期,先由泌尿科專科醫生,於會陰位置(肛門與尿道之間)以幼針將三至四顆金屬標記注入患者前列腺,作為治療定位之用;這金屬標記體積約一至兩毫米,細小如人體鈣化點。治療當天,醫護人員會透過磁力共振影像導航技術,確定患者當天的前列腺軟組織及周邊直腸、膀胱位置與治療前紀錄相符,然後以金屬標記位置作第二重定位才展開治療;如位置有所偏差,便會調校質子治療床的位置,直至金屬標記定位完全相符。這些金屬粒不帶輻射、對人體無害,注入體內亦不會被金屬偵察器發現,所以治療後毋須取出。

另外,由於前列腺位於直腸前方,置入金屬標記時,同步在前列腺與直腸之間注射啫喱膠填充劑,阻隔質子射線進入直腸,進一步減少直腸接收質子射線的劑量;而這些填充劑於注入後六個月會被人體吸收,故此不用於治療後取出。以往,約有5%至10%接受傳統放射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有直腸出血的後遺症,而質子治療可進一步將此風險減至少於1%。
提高治療效率
為何追求「精準」治療這樣重要?因為它可促成採用「高劑量、少次數」治療,把傳統超過30次的放射治療療程減至5次,而每次照射劑量更高,只需兩至三星期便可完成療程。這方法不僅可顯著縮短治療時間,還能提高效率,同時減少放射治療為病人所帶來的身心負擔。較年長的患者即使未必適合手術治療,亦可採用療程相對容易應付且高效的質子治療方案。隨着質子治療技術不斷發展,醫學界將通過更多臨床研究,進一步優化方案,為患者帶來更精準、高效的治療選擇。

撰文 : 潘明駿醫生_養和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最新治療前列腺癌,醫療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