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烏鴉一樣黑?

天峯醫生 | 2024-07-17

天下烏鴉一樣黑,原來並非必然。去年就有報道指出,美國康涅狄格州基林沃思一個野生動物救援組織,曾經發現一隻全身白色的烏鴉折翼受傷,於是把牠帶回中心治療。

不過,由於這隻烏鴉同時患上視力障礙,因此不會將牠放生,反而希望讓牠留在中心成為「教育大使」。

烏鴉確實不一定是全身黑色的,然而,全身白色的烏鴉萬中無一,可能每3萬隻當中只有1隻,其實與「白化病」有關,是由於基因遺傳差異而使身體缺乏酪氨酸酶(Tyrosinase),因而無法生產黑色素,故令其全身包括羽毛都變成白色。

全身白色的烏鴉萬中無一,其實牠們與「白化病」有關。

除了美國,其他國家地區也有報道發現過患上白化病的烏鴉。而且因為牠們非常罕見,加上眼睛、嘴和兩隻爪子均呈粉紅色,樣子十分可愛,牠們通常都會成為當地的「明星」,吸引各地遊客慕名前來一睹風采。

烏鴉是一種常常表現出高智力、具有複雜行為模式、集群性很強的鳥類。不少研究顯示,牠們懂得模仿學習、自製工具、解決難題,甚至互相溝通、傳授知識等。一群烏鴉可達幾萬隻,群居在樹林中或田野間,當然亦常在城市中見到牠們成群的蹤影。可是,一隻「與眾不同」的烏鴉,在人類眼中如獲至寶,但在牠自己的族群中,又是否同樣會得到與別不同的待遇呢?這個問題還需要科學家們繼續觀察和研究。只不過,如果換着是人類患者在人類社會,我們心裏多多少少會有答案。

烏鴉是一種表現出高智力、具有複雜行為模式的鳥類。

自然地,白化病同樣會出現在人類身上,其病理原因,即由於基因遺傳差異而導致黑色素不足或缺乏之情況是一樣的。在幾乎所有白化病類型中,患者父母雙方都必須攜帶白化病基因,只是多數父母自身未必出現白化病症狀,原因是這種病屬於自體隱性遺傳,而血緣相近的雙親同時自帶白化病隱性基因的機會,比起一般人高得多。

患者遭受歧視

在世界各地,不論族裔、不論男女,皆可患上這種病。據估計,在北美洲和歐洲,每1.7至2萬人中就有1人患有某種類型的白化病。在非洲撒哈拉以南更為普遍,例如坦桑尼亞,每1400人中就有1人患病。非洲南部一些特定種族的患病率甚至高達千分之一。

白化病患者的頭髮、皮膚和眼睛都缺乏黑色素,容易受到太陽或任何強光源的傷害。因此,幾乎所有白化病患者皆畏光和有視力障礙,也極易患上皮膚癌;許多白化病患者在30至40歲之間便死於皮膚癌。不幸地,至今尚無治癒方法,只可依靠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並利用防曬霜、太陽眼鏡和防曬衣物等減少陽光對身體的損害。

白化病患者(箭嘴)的頭髮和皮膚都缺乏黑色素,容易受到陽光傷害。(網上圖片)

然而,更不幸的是,社會仍對白化病存在誤解,白化病患者依然會因為視力殘缺,或其特別膚色而遭到歧視,更常被描繪成怪物或惡魔。他們很多時生活貧困,常常受到欺凌和暴力對待,甚至被殺害。那些產下白化病患兒的母親有機會被視為「罪魁禍首」而被拋棄,她們的孩子同樣遭到遺棄或長期被鎖在家裏。

包容就是力量

有報告提到在非洲某些國家,仍然有人認為白化病患者是鬼魂或靈異的化身,這可能因為迷信傳說,亦可能因媒體、電影的渲染。白化病患者會被獵殺,或許為了進行某些儀式,他們四肢被砍掉,內臟被摘取,骨頭被用來製造所謂的藥物。

疾病已帶來相當的身體痛苦,卻比不上心理備受的折磨。不過,也有不少患者能夠靠着自己努力,不但接受了身體的缺陷,甚至勇敢自信地以真實模樣展示於群眾眼前。有患者正正利用看起來與眾不同的特點,在模特兒界闖出名堂,成為著名雜誌的封面明星,亦以此作為平台來提高人們對白化病的認識。

原來,今年是「國際白化病宣傳日」設立十周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於2013年6月13日通過了第一項關於白化病的決議,聯合國大會之後於2014年12月宣布自2015年開始的6月13日為「國際白化病宣傳日」。

「包容就是力量,也是終結不平等的關鍵」正是上年「國際白化病宣傳日」的主題。這不單適用於白化病,亦適用於其他罕見疾病,更同時適用於地球上每一個人。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包容心態應對白化病,醫療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