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生育意識?
本文從輔助生殖治療經驗探討如何提升夫婦生育意識。在討論生育率時,除了了解社會大眾的生育意願,亦要照顧到一群願意生育卻遇到挫折的人。按世界衞生組織數據,大約有六分一伴侶面對不育困擾。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婦產科學系臨床教授吳鴻裕乃本港不育治療輔助生育專家,他以個人多年生育醫療經驗,從醫學角度探討如何提升需要輔助生育伴侶之生育意識。
吳教授指出,為數不少的不育夫婦,縱有生育意願,卻常聽到他們說:「順其自然」,卻沒行動起來尋求幫助或治療。認真探討後就會發現,這並非他們的生育意願不強,而是一旦面對輔助生殖治療,就如進入迷宮:不知從何入手、感覺找不到可靠資料、不了解去何處求診,或初次求診時經歷不良體驗等,便拖拉進入「順其自然」,最終錯過了生育黃金期。
現時,香港有3間公立醫院設有試管嬰兒門診或生育評估門診,分別有瑪麗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和廣華醫院,並提供體外受精(IVF)服務。根據醫管局流程,求診者最長需要輪候約80星期才能得到專科門診的生育評估服務。吳教授強調,在生殖治療範疇,時間非常重要。年齡愈大,生育便愈困難,故需盡快治療。在公立醫院中,輔助生殖治療屬於收費服務,如想鼓勵生育,無論在服務流程及收費上,均值得檢討及改善。
求診者往往有很多憂慮和疑問,因此,提供針對性及合乎病人需要的諮詢非常重要。增加服務及資料透明度,把資訊在社交媒體發放,了解求診者的身心需要,增加醫務社工支援,從求診者需要出發,都可鼓勵計劃生育夫婦盡早進行檢查與治療,為自己做明確的生育選擇。
(育與不欲系列二)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信健康] 提升兩性生育意識,兩性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