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以載道

顧小培 | 2022-06-24
有一個詞語「拆台」,解作唱衰、喝倒采,甚至從中破壞,使事情不能成功。廣州話的說法是「柴台」;根據《廣州方言詞典》,正寫乃是「儕台」。

有一個詞語「拆台」,解作唱衰、喝倒采,甚至從中破壞,使事情不能成功。廣州話的說法是「柴台」;根據《廣州方言詞典》,正寫乃是「儕台」。
前兩天在本欄談及香港政府的兩句口號,其一是,過去25年來各特首一直掛在嘴邊的「急市民所急」;但他們對迫切的房屋短缺問題,卻沒有顯著建樹。另一是來屆政府提出的「以結果為目標」。想達到怎麼樣的「結果」?語焉不詳。文中雖有所詬病,但絕非「柴台」,只是為指出文字的措詞不當。
然而這些不當措詞,如果當事人曾考慮周詳一點,理應是可以避免的。舉一個例子。今年2月間新冠疫情比較猖獗,政府提出要做全民檢測。林鄭月娥在一個公開場合中就此發言時,她背景中展示了四個大字:Compulsory Universal Nucleic Testing,其「首字母縮略字」(Acronym)乃是CUNT,英語解作「女性陰部」。那帶來頗大的笑柄。事實上,若要避免這錯失很容易:Compulsory這個字可以改為Mandatory;Nucleic亦可以換以全寫的Nucleic Acid(核酸)。再者,基本上要說的只是「新冠病毒」測試,何須引入Nucleic再而把Acid省略掉?如果以陰謀論目光看,制定此名字那位官員正像是有「替政府拆台」的用心。
不過,口號的字眼可以改善,有一些東西的名字卻是改不來的。早兩個月前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總理李顯龍宣布,第四代領導班子領軍人選敲定為49歲的財政部長黃循財。香港的廣東人聽到這名字忍不住笑,因為「循財」正與「蠢材」同音。他的父母替他改這個名字,可能想他「向錢看」,到頭來他卻循政途走。不過,新加坡的政策是「高薪養廉」。在這方面,他並沒有完全辜負雙親的期望。
試從相類的角度看一看我們香港領導人的名字。在回歸之始,須靠向中國,所以在香港「建華」是首要的任務。之後他因故退下來,繼承者在其庇「蔭」下獲特首之「權」。然則之後為何走出一個「振英」?可能是因為他任內最大的政績(不須動用警力來強行驅走佔領馬路的人,從而消弭「佔中」危機),全仗英國留下來的司法程序,也就是,借助法庭執達吏之功清場。至於「月娥」,她經常表示公務令她犧牲「與家人相處」,正是「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來屆的「家超」,在國與個人之間,集中注目在「家」。香港是我們的家,希望他能有一番「超」卓的作為。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