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症重臨

顏寶倫醫生 | 2024-09-26

國際新聞近期報道,在被戰火摧殘的加沙地帶,有幼兒因為感染小兒麻痹症,出現「急性無力肢體麻痹」的病症。

在戰亂前,加沙地帶已經有25年沒出現小兒麻痹症的病症。這不幸中的不幸消息,反而觸動了國際社會神經,各方都同意短暫局部停火,好讓世衞等組織安排醫療隊伍,為加沙地帶的幼兒接種口服預防疫苗。

小兒麻痹症(Poliomyelitis:脊髓灰質炎)由相關的病毒感染。這病毒屬RNA病毒,是「腸病毒」的一種。病毒經「糞口途徑」傳播(病毒從患者腸道經糞便排出,污染食水食物後,再經食進口傳染別人),可以引致發熱肚痛腹瀉,大部分病症輕微。

但這病毒的可怕之處,就是在感染無免疫力的幼兒後,可以通過腸道黏膜,進入血液,專門入侵中央神經系統裏的「灰質細胞」(Polio拉丁文意為灰色),尤其脊髓的前角細胞,引發的脊髓炎(myelitis)可迅速破壞殺害這些極為重要「運動神經細胞」。脊髓的運動神經細胞主力控制四肢的運動肌肉,這些細胞一死,就像電器的電線斷掉,電器(肢體)也馬上廢掉,出現急性無力癱瘓麻痹。病症最常影響幼兒的單邊下肢,嚴重病症不能逆轉,該下肢永久無力。

我們年長的一輩,有很多被這病毒引致肢體殘障,卻仍然堅持正常生活,實在可敬。而新近一輩有幸不再受這病毒傷害,有賴兩大因素:衞生環境改善(清潔的食水食物),和幼兒疫苗的廣泛接種。

疫苗種類

小兒麻痹症的疫苗,最早出現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是「減活」的口服疫苗(減活的疫苗病毒模擬野病毒,經腸道進入身體後引發免疫力),廣泛為幼兒接種後,非常有效預防這病患。疫苗為口服,接種方便,尤其可以幫助到落後和偏遠地區的兒童。但這疫苗屬減活,不適用於免疫力特別低的兒童,同時亦有很低的風險可以「翻生」,引發成為病症。

當病症逐漸受控後,減活疫苗翻生的風險便相對地變得明顯。之後美國的Dr. Jonas Salk和團隊研發出「滅活」疫苗,同樣非常有效,同時極為安全,完全沒有疫苗病毒翻生的風險。然而,因為是死了的病毒,不能自動入侵腸道,因此不能口服,必須要以注射方式為幼兒接種方能生效。但注射疫苗的各項成本都較高,也需要更專業的醫護接種。「減活」和「滅活」兩種疫苗各有長短處,及後繼續有新的研發,而世界各地則因應其各自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疫苗種類(大致是已發展國家或富裕地區選用滅活,落後貧窮國家地區則用減活;香港自是用滅活,為幼兒在2、4、6個月注射;18個月、6歲、12歲注射加強劑),廣泛為幼兒接種。

不過,最為重要的,是全世界各國各地廣泛為全部幼兒接種,成果就是幾近將小兒麻痹症病毒滅絕,也就保護全球幼兒免受這病毒的傷害。根據世衞資料,全世界只餘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相鄰兩國,仍有零星因為野病毒所致的病症。

說回加沙情況:戰亂前,加沙為幼兒接種的,是注射的滅活疫苗,接種兩劑基本疫苗比率達99%。但戰爭發生後,難民逃離,基礎醫療設施和服務大受影響,期間眾多新生嬰兒不能接種任何預防疫苗,接種率到了2024年第一季便跌到90%以下。而戰亂亦破壞了食水供應和污水處理的設施,結果令到小兒麻痹症這傳染力極強的病毒可以伺機死灰復燃,感染未能得到充足保護的幼兒。

飽受戰火摧殘的加沙地帶,近來出現該地多年沒見過的小兒麻痹病症。(法新社圖片

戰火殘酷

要留意是,6月間在加沙地帶污水裏就檢驗出小兒麻痹症病毒,基因排序發現是源自埃及的「變異病毒」。這些變異病毒,很可能源於以往的口服減活疫苗病毒:它們在被接種到幼兒後,會正常地從幼兒的糞便排出。若果食水和污水處理良好,而全體幼兒都有相當的免疫力,這並不會構成什麼感染風險。若果這些在污水裏的變異病毒,在疫苗接種率低的地區傳播,便可以經糞口途徑重複感染未有充足免疫力的幼兒,並可以在循環過程中被激活,重新變異成有毒性的病毒。

新一輩不再受小兒麻痹症傷害,其中一大因素是有乾淨的食水食物。

小兒麻痹症病毒只感染人類,沒有其他動物宿主,所以世衞等組織努力推動「全球根除小兒麻痹症計劃」,希望透過全球各國的合作,為所有幼兒接種疫苗,盡力改善環境衞生,將這病毒和病症在人類間完全杜絕,就像以前將「天花」病毒消滅一樣。這次的病毒再臨,顯示戰火殘酷,也可將努力多年的預防成果一朝摧毀。

www.hkcfp.org.hk

撰文 : 顏寶倫醫生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 淺談小兒麻痺症毒,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