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泥帶菌 嚴防暴雨後呼吸道感染

暴雨過後,不少地方留下水浸痕跡。潮濕的環境特別適合生物生長,有利傳播呼吸道疾病,例如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就發現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下雨天的感染個案特別多;RSV病毒可以導致小支氣管炎和肺炎,對幼小的孩子和老人特別嚴重,有機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致命;在熱帶地區,下雨天亦較容易感染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等等。
大雨會把山上泥土內的細菌流到馬路上或民居,去年,香港動植物公園內有猴子集體死亡,就是死於類鼻疽──一種由泥土內的伯克氏菌引起的病症,可經破損的傷口感染,人類吸入受污染的水亦會患病。颱風和暴雨把細菌暴露出來,抵抗力較差的人,例如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受損的人,感染後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其病徵變化多端,包括發燒、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出現潰爛、化膿、肺炎、腦膜炎、敗血病等等。

另外,引起鈎端螺旋體病的細菌同樣可以在泥土內存活很久,雨水助細菌傳播開去,人或者動物的傷口接觸到受污染的水、直接吸入受污染的水,就可染病,發病初期會發高燒、肌肉痛、頭痛、嘔吐、疲倦,嚴重時會引起呼吸困難、肝炎腎炎,甚至器官衰竭等問題。
退伍軍人病亦是和水污染息息相關,退伍軍人桿菌特別適合在攝氏20至45度的水生長,隱藏在各種水源環境,如水缸、冷熱水系統、噴水池、水喉管、花灑頭等,吸入受污染之水點或霧氣會受到感染;因此,抵抗力弱的人士,平日要注意使用經煮沸的水作飲用、刷牙及漱口,使用加濕器或呼吸機等設備時,亦要使用無菌水或煮沸後剛冷卻的食水。要注意保養排水系統、喉管、水塔等,避免細菌滋生。上述感染的早期病徵甚相似,臨床上難以分辨,對常用的抗生素反應不佳,很多時要經過多重化驗,才能找出真兇。
作者為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暴雨後易致呼吸疾病,健康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