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生育意願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的《2021青少年與性研究》中,訪問18至27歲青少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不想要孩子的首要原因是「害怕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家計會「面不紅研究社」的青年義工陳妍志小姐,也在論壇上分享了一些觀點。
陳妍志小姐表示,綜觀身邊的年輕人,其實很多都喜歡小朋友,卻對生育態度普遍較上一代保守。一想到生育後如何照顧和教育孩子,就會使年輕人卻步。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雙職,而在香港的長工時下,父母並沒有足夠時間陪伴子女。即使家中有長輩幫忙照顧,也很可能面臨隔代教育的各種困難。此外,香港家庭普遍聘請外傭照料子女,卻同樣遇到與照顧者溝通和交流的挑戰。
再退一步想,即使喜歡孩子,女性如果念大學,離開學校時已22、23歲,若想在理想生育年齡內懷孕,期間只有十餘年。年輕人往往有不少個人的人生計劃,去擴闊自己眼界,例如去旅居或參加工作假期;發展事業,照顧家人,或達到一定儲蓄目標等。在生育前,首先要找到合適的另一半。陳妍志小姐直言,現在年輕人對人生的排序,大多以個人考慮為優先,其次是家庭,接着是伴侶,最後才到生兒育女。這些不同的人生任務或期望,都使得年輕一代把生育置於人生目標後方。
在生育率偏低的時代裏,陳小姐表示,如果具備生育能力的年輕一代學習一些管理和教養方面的知識,再加上更靈活的家庭友善工時政策,以及社會對男女家庭責任的公平期望,或許能增強年輕一代對生育的信心。
(育與不欲系列七)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家計會性教育專頁
[信健康] 幫助開展生育之路,家庭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