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跳動過速

馮永康醫生 | 2024-12-20

「心室跳動過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是一種不太普遍,但屬嚴重的心律問題。此心律毛病病情主要取決於患者的心臟功能和已知的結構性毛病,如嚴重心血管阻塞、心臟衰竭或心肌病變。若病人心臟結構是正常的話,可選擇抗心律藥物或消融術來治療。前者可減少病發機會,但可能面對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後者甚至可根治此種心律毛病。病人可選擇適合自己的療法,原因是這些VT病人一般不會因此病而引致死亡。相反地,VT出現於已有結構毛病的患者,可選擇的空間實在非常少,主要目標是減少死亡率,原因是VT在這些病人可引致猝死。

一般而言,嚴重冠心病或心衰竭病人出現VT的話,醫生都會建議病人安置心室除顫器(ICD)。這儀器在VT出現短時間便能透過起搏或電擊治療恢復正常心律,其有效性無可置疑。可惜的是,ICD所能處理的心律情況必須是出現了才能發揮功用,要知道由電擊才能遏止VT始終對心臟產生負面影響。醫生一般都會處方抗心律藥物來減少VT出現的次數,但是可以選擇的藥物始終有限,只有一至兩種藥物在心臟結構不正常的VT病人才能應用,若果這些藥物不能夠控制VT的話,便可能需要消融術。

早於2016年,一項名為VANISH的研究已指出,這些嚴重VT的病人在接受抗心律藥物治療後,依然有VT復發,究竟應進行消融術還是增加藥物劑量呢?這研究牽涉到260名VT病人,全部已經接受ICD治療,以及在抗心律藥物治療後依然有VT。其中一半患者隨機接受消融術,另一半患者則增加藥物劑量。主要跟進重點是兩年內出現死亡和VT復發的機會。結果顯示接受消融術的病人出現以上跟進重點,比起增加藥物劑量的組別減少了28%;在安全重點上,兩組之間則沒有差別。當年來說,導管消融術的確能減少VT復發機會。現今科技更進一步,究竟消融術能不能取代藥物治療呢?下一期再跟大家分析。

作者為心臟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認識「心室跳動過速」心律毛病,專科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