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起搏器價錢多少?有什麼用處?心臟起搏器價錢、副作用、手術費用及注意事項詳解

2025-08-19

面對心臟機能退化,安裝心臟起搏器或許是重拾健康節奏的有效途徑。然而,將一個電子儀器植入體內,令人有不少疑問。究竟心臟起搏器是什麼?有何用處?心臟起搏器價錢和手術費用是否天文數字?更重要的是,會有哪些心臟起搏器副作用與手術風險?本文將逐一解答這些問題,助你更全面了解這項重要的醫療技術。

心臟起搏器是什麼?有什麼用處?心臟起搏器類型心臟起搏器手術過程心臟起搏器手術風險
心臟起搏器價錢心臟起搏器手術費用心臟起搏器注意事項心臟起搏器價錢常見問題(FAQ)

心臟起搏器是什麼?有什麼用處?

心臟起搏器是一種植入體內的電子醫療儀器,主要由一個脈衝發生器和一條或多條電極導線組成。心臟起搏器核心用處是透過發出微弱的電脈衝,刺激心臟跳動,從而治療因心律失常導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確保心臟維持正常的跳動頻率和節奏。

心臟起搏器主要適用於心跳過慢的患者。一般而言,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鐘應不少於60次。然而,當心跳持續低於每分鐘40次,心臟可能無法正常運作,導致身體血液供應不足。 這類問題常見於年紀增長導致的心臟竇房結或房室結退化,這兩個部位是心臟的指揮中心,負責協調心房和心室的收縮。這兩個部位一旦出現問題,傳送至心室的訊號會減弱,導致心跳次數減少。

心跳過慢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乏力、容易疲倦、短暫暈眩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面臨心臟衰竭或猝死的風險。 由於這類因心臟傳導阻滯引起的問題較難透過藥物有效調節,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安裝心臟起搏器,以電流協調心跳,維持心臟正常跳動,避免心跳過慢帶來的嚴重後果。

心臟起搏器類型

現時市面上的心臟起搏器主要分為以下4種類型,各有其適用情況:

心臟起搏器類型丨有線心臟起搏器1. 單腔型起搏器(單線)

單腔型起搏器(單線)只有一條電極導線植入右心室。此類型心臟起搏器適用於出現心房顫動或間歇性心跳過慢的患者。雖然成本相對較低,但單腔型起搏器(單線)只能確保心跳不會過慢,無法同時協調心房及心室的跳動,可能導致心房、心室各自跳動,進而影響身體機能或誘發頭暈等症狀。

心臟起搏器類型丨有線心臟起搏器2. 雙腔型起搏器(雙線)

雙腔型起搏器(雙線)擁有兩條電極導線,分別連接至右心房和右心室。這種設計能有效幫助維持心房和心室的協調收縮,適用於治療有心臟傳導阻滯或心跳偏慢的患者。

心臟起搏器類型丨有線心臟起搏器3. 雙室型同步起搏器(三線)

雙室型同步起搏器(三線)的電極導線分別連接至右心房、右心室和冠狀竇。此類型心臟起搏器可刺激左心室,為心臟衰竭病人提供心臟同步起搏治療。

有線心臟起搏器電池壽命:電池一般可使用10年或以上。當電池耗盡時,通常只需更換植入在鎖骨下的起搏器主機,若電線功能正常則無需更換。

心臟起搏器類型丨4. 無線心臟起搏器

無線心臟起搏器體積非常細小,僅藥丸大小,無需植入電極線。醫生會透過微創手術,以導管從患者大腿將起搏器放進右心室內。由於是直接植入,感染風險相對較低。然而,目前無線起搏器僅具備單線功能。如果患者只有間歇性心房顫動,且不需依賴房室協調收縮,則可考慮選用此類型,以減少靜脈栓塞的機會。

無線心臟起搏器電池壽命:一旦無線心臟起搏器植入心臟後便無法取出。其電池壽命約為8年。對於年輕患者而言,日後可能需要在心臟內植入3部或以上無線心臟起搏器,長遠可能對心臟功能造成負面影響。

心臟起搏器手術過程

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手術均以微創方式進行,相對傳統手術風險已大為降低,復原速度亦較快。心臟起搏器手術過程如下:

- 醫生會在患者鎖骨部分進行局部麻醉
- 開出一個約2至3厘米長、大約一元硬幣大小的傷口
- 透過靜脈將電極導線導入至心房或心室
- 醫生會測試電線起搏的能量,並要求患者進行咳嗽、大力呼吸等動作,以確保電線能調節至最穩定的位置
- 一切檢查妥當後,電線會接駁至起搏器主機,再將主機植入患者鎖骨部分,最後縫合傷口。整個手術過程約需1小時,患者一般在術後翌日即可出院

心臟起搏器手術風險

由於採用微創手術,心臟起搏器手術風險較低,傷口較小,術後出現流血、發炎、感染、氣胸等併發症的風險低於1%,電線鬆脫的情況亦非常罕見。

心臟起搏器價錢

心臟起搏器價錢會因應起搏器的種類、型號以及不同醫院的收費而有所差異。以下心臟起搏器價錢僅供參考:

- 有線心臟起搏器價錢:約$40,000至$70,000
- 無線心臟起搏器價錢:約$90,000起

心臟起搏器手術費用

心臟起搏器手術費用在香港公私營醫療系統差異明顯。以下心臟起搏器手術費用僅供參考:

- 私營醫療機構心臟起搏器手術費用(以下費用不包括住院費、巡房費及一般醫院雜費)

  - 心臟科專科醫生面診金:$800
  - 醫生手術費:$40,000起
  - 手術室費用:$20,000起

- 公立醫院心臟起搏器手術費用(以下費用已包括外科醫生、麻醉師、在手術中所使用的藥物及手術室費用)

  - 心臟起搏器手術屬於第二類中型手術,費用約在$30,450至$37,800之間

心臟起搏器注意事項

安裝心臟起搏器後,患者的生活基本可以恢復正常,事實上,心臟起搏器副作用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微乎其微。但仍然要關注以下4方面的心臟起搏器注意事項:

心臟起搏器注意事項丨1. 術後即時護理

術後一天不建議洗澡,以免傷口發炎。術後首月,應避免將手舉高過頭、提重物或進行具衝擊性的活動,其餘方面可按一般正常生活作息。

心臟起搏器注意事項丨2. 日常使用電子產品

任何帶有磁場的儀器都有機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功能,建議患者與這些儀器保持至少15厘米的距離。由於心臟起搏器通常放置在左邊鎖骨位置,使用手提電話時最好將其放在右邊耳朵旁。同時,應盡量避免將手提電話放在胸前的衫袋中。

心臟起搏器注意事項丨3. 醫療檢查

患者需隨身攜帶列有心臟起搏器資料的證明卡。如需進行磁力共振(MRI)等醫療檢查時,務必告知醫生體內裝有心臟起搏器。現時大部分新型心臟起搏器均允許進行磁力共振,但事前需要調整機器設定。部分沒有兼容磁力共振的舊式心臟起搏器型號則不能進行相關檢查。

心臟起搏器注意事項丨4. 定期複診與電池更換

安裝心臟起搏器後,患者需定期(初期建議每3個月)複診。醫生會檢查心臟起搏器的電池狀態,並提取監察資料,包括心律情況、病發頻率、肺積水程度,以及電極和電線的表現。當發現電池電量將盡時,複診時間會更頻密,以便安排更換電池。

心臟起搏器價錢常見問題(FAQ)

1. 心臟起搏器危險嗎?

目前安裝心臟起搏器均以微創手術方式進行,風險已比傳統手術大為降低,由於傷口較小,復原速度亦較快。微創手術所造成的傷口流血、發炎、感染、氣胸等風險更是低於1%,術後出現電線鬆脫的情況也非常罕見。

2. 心臟起搏器可以做MRI嗎?

現時大部分新型號的心臟起搏器一般均允許進行磁力共振(MRI)檢查,但事前需要調整機器設定。然而,部分沒有兼容磁力共振的舊式心臟起搏器型號則不能進行相關檢查。患者在進行磁力共振等醫療檢查時,務必告知醫生體內裝有心臟起搏器。

3. 心臟起搏器要幾多錢?

心臟起搏器的價錢會因種類、型號及醫院收費而異。以下價錢僅供參考:


- 有線心臟起搏器價錢:約$40,000至$70,000
- 無線心臟起搏器價錢:約$90,000起
- 私營醫療構心臟起搏器手術費用:心臟科專科醫生面診金約$800,醫生手術費約$40,000起,手術室費用約$20,000起(此費用不包括住院費、巡房費及一般醫院雜費)
- 公立醫院心臟起搏器手術費用:心臟起搏器手術屬於第二類中型手術,費用約在$30,450至$37,800之間(此費用已包括外科醫生、麻醉師、手術中所使用的藥物及手術室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