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起搏新里程

陳杰醫生 | 2024-10-09

正常的心臟律動由「竇房結」控制,它產生的電流經心房傳遞至「房室結」,再經心內的電傳導系統希氏束及蒲金氏維束系統,傳導至心室,控制心房心室協調並規律地跳動。

病理性心跳過慢的患者,如患有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或病竇綜合症,均須植入心臟起搏器,以防心臟停搏。

傳統上,右心室起搏一直是心臟起搏器的標準手術方案。然而,長期右心室起搏,改變了心臟正常生理性電流激活的順序,可導致心臟電機不同步、左右心室收縮不同步協調、心臟輸出量下降。長期過多的右心室起搏(如多於20%),可引致左心室收縮功能下降、心臟衰竭,亦會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

近年,心臟起搏領域已大力發展新的起搏技術──生理性起搏(又稱傳導系統起搏),旨在恢復心臟自然的電傳導路徑。此方法主要針對希氏束或左束支進行精準定位起搏,模擬心臟正常的生理性電傳導路徑。

生理性起搏的優點,包括:促進左右心室同步收縮、改善血流動力學並且增強心臟輸出量,從而降低因為過度起搏而引起的心臟衰竭、心功能下降或心房顫動的風險。

生理性起搏,可成為需要起搏器治療合併有高度心室起搏依賴患者的首選起搏方法。

對於心臟衰竭或心臟功能下降的起搏器候選患者,生理性起搏更可作為心臟再同步化治療的替代或輔助方案。

隨着研究繼續支持生理性起搏的長期功效,生理性起搏很可能會重新定義未來心臟起搏的治療標準。

作者為心臟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心臟起膊器帶動新心,專科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