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良師徐志忠神父

青斯 | 2025-08-04

噩耗傳來,我最敬重的老師徐志忠神父蒙主恩召,回歸天家!因為早前工作忙得不可開交,所以當有空去閱讀社交群組訊息時,追思彌撒已過,唯有在此悼念徐神父!

徐神父是我中學年代崇拜的偶像,他溫文爾雅,對學生不慍不火,學識淵博無所不知,是令我開竅的人。我在2021年此專欄的〈開竅〉一文中都寫過他的點滴,在此不再複述。徐神父1972年晉鐸前後在九龍華仁書院任教,成為耶穌會年輕神父之一,負責教中四聖經及中六倫理課。那幾年間,徐神父每課都給我們帶來驚喜,令他的課變成最受歡迎的課。例如把全班同學催眠,又讓學生做了自己的智商測試,性格測試,以多認識自己的本性和能力。對於一些叛逆性強的十多歲中學生,這種認識極為重要,可以加強自我肯定。

教育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令人「開竅」。

當年興起超覺靜坐,他又教我們靜坐冥想,還介紹了很多當日的前衞思想家和作家,例如法籍耶穌會神父,被譽為現代先知的德日晉。他那個Omega點的理念,和中國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說法不謀而合;還有剛現世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等。最記得當然是到長洲耶穌會的退修營,晚飯過後大家聚在天台,聽他津津樂道地講述天南地北和宇宙的起源,又帶到另一位九龍華仁舊生馮戩雲教授,有關天體物理的研究等,令我等聽得入迷,希望日後都能如他一樣的淵博,發揮對世人的愛和尊重!在我們離開九龍華仁後,知道徐神父仍在不同領域鑽研知識,例如在替代或補充療法方面!從大家口中亦知很多教徒喜歡聽他在彌撒講道!

毋須親身道謝

徐神父開啟我愛讀書的「竅」,找尋看書的樂趣。讀中七時沒時間看課外書籍,德日晉神父的著作更是艱深難明,但我在入大學的暑假和往後的大學生活中讀過無數其他書籍,包括文史哲、心理學、邊緣科學和超自然科學等,擴闊了對人的認識和自己的視野!

為報答恩情,很多人覺得要親身道謝,但有些時候這道謝只是滿足個人要求而已,最重要是去反思這箇中的意義。有時我遇見舊同事,他會告訴我以前我的某句說話某種做法,令他得到靈感從而改變了自己。聽他們說起來,我有時也忘記了自己說過的話,心想只是在做好自己工作而已。我覺得最值得做的事,就是延續那種教育精神和那個理念,那個對培育後輩,不計較個人得失或利益的堅持。現在教書,我時常都在問自己,能否每節課為學生帶來驚喜,為他們開竅!這種理念亦可應用於工作及待人接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