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諾如病毒
馬女士年約60歲,周末出席朋友壽宴後出現惡心、嘔吐及腹瀉等症狀。她的情況持續轉差,直至求診時已嘔吐十多次;醫生初步檢查發現她有輕微發燒及脫水現象,所以安排她入院接受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治療。經進一步檢查,發現原來是諾如病毒(Norovirus)作怪。
諾如病毒是引發急性腸胃炎及食物中毒的常見因素,人若食用或飲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或者接觸患者的嘔吐物和糞便,便有機會受感染。人多密集地方,通常伴隨着較高感染風險,例如護老院、學校、餐飲場所及遊樂設施;若患者在這些地方嘔吐,病毒有機會透過飛沫傳染他人。諾如病毒最初於1968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次流行性腸胃炎爆發中發現。它具有高傳染性和迅速散播特點,即使只有少量病毒都可引起疾病。感染個案全年都有機會出現,不過冬季較為常見,每年11月至3月高峰期,任何年齡人士都有受感染風險。
大部分患者只需數天便可完全恢復正常。只要在患病期間補充足夠水份和電解質,接受輔助性治療,通常不會出現後遺症。患者應在家休息,做好隔離治療,避免上課、上班及出入人多擠迫地方,以減低傳播風險。
目前為止暫時沒有疫苗可預防感染諾如病毒。大家應該採取良好的預防腸胃炎措施,保持良好個人衞生,時常清潔雙手(尤其處理食物、進食前和如廁後)。清理嘔吐物或糞便時,要戴上口罩及手套,事後更要徹底清潔雙手。疫情後相信大家都有酒精傍身,不過這病毒不能被酒精消滅,因此清潔受污染物品及地方時,必須使用稀釋漂白水。另外,要注意食物衞生,處理食物時選擇安全食材及光顧可靠商店,生熟食物應分開處理,食物須徹底煮熟,保持環境清潔。
作者為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諾如病毒可致腸胃炎,醫生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