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一」獸醫父親

今年6月,是我摯愛的爸爸離世第六個年頭。雖歲月匆匆,但爸爸的身影從未遠離,彷彿仍在我身旁,默默守護我們。
很多中國人相信,飛蛾是先人化身,在特別的日子來探望親人。今年爸爸的忌日,就有這樣一位「訪客」來到我窗前。
那晚,小飛蛾被我房間的燈光吸引,停在窗邊,靜靜地隔着玻璃望進來。出於好奇,我打開窗想看清楚其模樣。沒想到,牠竟機靈地飛進來,在燈光下優雅地盤旋,並沒有像其他飛蛾般猛撞燈泡,而是靜靜地舞動,最後停在我的衣物上。
我輕聲說:「Hello, 爸爸。」
小飛蛾沒有移動。我輕輕伸手,小飛蛾才再次起舞,在空中盤旋幾圈後,又落在我的衣服上。我再輕聲說:「我很好呀,爸爸,不用擔心我呀。」接着,我準備洗澡,於是對小飛蛾說:「要不要先出去,以免濕氣太重?」於是打開窗戶讓小飛蛾離開。小飛蛾似乎明白,在房中再盤旋幾圈,便從窗飛出,消失於夜色中。
「做大事」,爸爸在我小時候常常說這句話。我以為自己明白,但直到最近,當我為學生準備禽流感的教材時,過往的回憶湧上心頭。
那是1997年冬天,我剛回港繼續升讀臨床醫學。記得聖誕節有一段日子,爸爸很晚才回家、樣子很疲憊。其時我只覺得他很忙,沒想太多。直到28年後的今天,我才明白,當時原來是進行一次改變世界的公共衞生的行動。他和團隊成功阻止了一場可能席捲全球的禽流感疫情。當年,香港於1997年5月,一名3歲男孩因感染H5N1甲型禽流感病毒死亡,成為全球首宗病例。從5月到12月間,共有18名香港市民感染H5N1,當中6人死亡。
獸醫爸爸與媽媽──一位植物病理學家──共同思考如何最快速又人道地撲殺百多萬隻雞。他倆認為使用二氧化碳應是最快、最不痛苦、既不血腥,又有效率的上策。意見獲時任漁護署助理署長的Dr KK Liu採納。來自不同政府部門的公務員、獸醫和前線人員通力合作,於12月28日開始,撲殺了130萬隻雞,成功阻止病毒由雞傳人,由香港傳播世界。
原來這才是我爸爸一直所說的「做大事」。一場史無前例、規模空前的禽流感控制行動。我的獸醫爸爸洪偉民──正是這場行動的決策關鍵。爸爸保護了我們家、農民、市民,在全球層面上,守住了公共健康的防線。
我為您感到無比驕傲,爸爸。
我會努力工作,期待爸爸再次來探望我時,我希望可以告訴爸爸,我也有「做大事」。想念您,爸爸。
[信健康] 分享生活成長點滴,醫生訊息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