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修例爭議 議員憂控煙修例涉過度干預

2025-05-13

立法會法案委員會今日(13日)首次召開會議,審議《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草案》,以推行政府早前公布的「控煙十招」中需修訂法例的八項建議措施。當中包括禁止市民在公眾地方持有煙彈、加熱煙及草本煙產品、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以及擴大禁煙區至醫院、學校門口三米範圍等。多名議員在會上支持修例方向,但亦對執法難度、自由與健康的界線提出關注,其中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對部分措施直言「太盡」,引發爭議。

議員質疑措施過嚴 「是否也要禁糖、禁酒?」

江玉歡在會上表示,香港歷年來在控煙政策上已取得成效,吸煙率穩步下降,自己絕對支持管制二手煙及室內控煙,但是次草案涉及個人自由的界線問題。她指出,吸煙對個人有害,但是否凡事對自己有害就要立法禁止?「成日坐都有害,係咪唔可以成日坐?」

她反問,如果要控制公共衞生成本,「咁係咪要禁糖、禁肥胖、禁酒、禁食鵝肝、禁食肥叉燒?」

江玉歡又引述2007年的研究數據指出,吸煙相關疾病當時令公共醫療系統開支約53億元,而根據最新數字,2024年的相關開支升至82億元。她質疑在吸煙人口下降的情況下,醫療成本卻持續上升,控煙措施是否真正有效控制公共開支值得反思。

對於江玉歡提出的質疑,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作出回應。她指出,自由的前提是有意志與知情權,若個人對煙草產生上癮,其自由選擇的能力將會被削弱,變相喪失真正的自由。她明言,吸煙及吸毒一樣會上癮,不可用用自由意志作為吸煙的辯護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