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自行測試 了解潛在警號 篩查阿茲海默症 減慢認知衰退

勞思傑醫生 | 2025-08-01

在〈認知篩查始於當下──自行測試,及早預防腦退步〉一文,筆者解釋,預防腦退步要當機立斷,應及早替自己及親人評估,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機會,錯失減慢衰退的良機。上次介紹過,業界所使用、可自行測試有否患上阿茲海默症八條問題中的第一、二條,今次繼續探討第三及第四條問題,並加以闡述,讓大家可作進一步的認知障礙篩查。

廣東話有一個詞彙「長氣」,形容一個人說話喋喋不休,給人印象囉囉嗦嗦。「長氣」當然亦可形容一個人中氣十足,在運動方面更是一個優勢;但如果用於形容長者,往往帶有負面意思,泛指長者「講極都講唔完」,讓聆聽者覺得「冇佢咁好氣」。

其實,長輩可能只是用心良苦,在重要議題或事情上,多些叮囑,以免發生錯誤或甩漏,造成嚴重後果。重要訊息往往需要正確傳達三次,在醫療程序上,便有三個核對及五個正確無誤的風險管理步驟;但在認知障礙篩查方面,一個人不斷重複問題或說話,可能是腦退步的先兆,大家不要忽視,亦請不要覺得筆者「長氣」。

篩查問題三:有否重複問題及對話?

如果親友留意到你在傾談時只重複同一番說話,或只會發問同一個問題,即使經過多番解說,仍只停留在同一固有思維,話題未能與大家銜接,那便是一個警號。

經常重複問題或對話,對方多番解說仍停留在同一固有思維,可能是認知障礙的症狀。(網上圖片)

舉例說,有位婆婆每隔兩小時便致電兒子,問同一個問題:「你明天會否回家吃飯?」兒子起初耐心回答,並鼓勵婆婆把日常事記錄在筆記簿,以免不斷重複追問;但正如大家所料,婆婆沒這樣做,因她已缺乏認知而不自知。直至兒子開始應接不暇,無法每次接電話,婆婆開始對兒子不滿,認為他不再考順,誤會及齟齬加深,甚至深夜致電其他親友訴苦,令兒子苦不堪言。

此症狀不只局限於對話上,亦可出現於行為上。有位伯伯因記性驟退,尤其是即時記憶,晚上睡覺前的多年習慣如以暖水洗腳,即使做完也立時忘記,重複再重複,傭人勸阻無效。強迫性性格亦浮現,水溫不斷加熱,引致他皮膚潰爛,細菌入血,最終需要入院處理。

篩查問題四:學習新事物有沒有困難?

學習新事物殊不容易,但如故步自封則會加快退步。老友記學習新事物、新知識、新興趣絕對可以,內地多年前已成立老人大學,本港亦有長者學苑。雖然長者在學習上或需要多些時間,鍛煉腦力絕不應有年齡歧視。學習新事物,長者需要多些鼓勵,建議應在已熟悉範疇上溫故知新,從而進階探索新領域;亦可發掘一些估計可掌握得到的新學問或技能,逐步認識。

所有學習活動,最好當然循自己的興趣摸索,與志同道合的親友一起切磋就更好;跨代共融,與兒孫一起學習能增添家庭樂。當然,過程中不要勉強或自加壓力,要隨着每個人的個別進度,遇上障礙也不要氣餒,在黃金歲月裏,求學一定不是求分數。

在阿茲海默八條篩查問題裏,學習新事物這一條,更加要考慮參與者的背景及教育水平。當該新事物應是學習者能力之內,卻一直學不到,而又影響到他的起居飲食及生活質素時,便應正視,及早處理。

認知障礙其中一個症狀是學習新事物出現困難,例如換新車後不能駕馭,影響情緒、記憶及認知功能,造成惡性循環。(網上圖片)

舉例,有年長者一向駕車出入,但換了新車後,他一直學習不上,不能駕馭,令自信受損,影響情緒及記憶,造成惡性循環,認知功能更一落千丈;亦有獨居年邁老婦在家人換了新款電視機後,因不懂使用新遙控器而悶悶不樂,更與外界隔絕;再有退休商人,驚覺處理網上理財等新技術方面力有不逮,篩查後發現原來患有初期認知障礙症,立即求醫。

在阿茲海默八條篩查問題裏,若兩條或以上問題答案屬陽性,便應亮起警號;但篩查並不代表診斷,請勿亂了陣腳,若及早適當診治,認知衰退或可減慢。下回再向讀者介紹第五及第六條問題。(待續)

撰文:勞思傑醫生_香港醫學組織聯會榮譽會長、老人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認清老退化警號,護老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