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及免疫治療 雙管齊下 對抗惡性眼瞼腫瘤

馬安邦醫生、陳欣遇醫生、袁國禮教授 | 2025-05-19

眼瞼腫瘤是指發生在眼瞼及眼周區域的惡性皮膚腫瘤,主要分為基底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鱗狀細胞癌和皮脂腺癌。

按其擴散程度劃分的話,局部晚期眼瞼癌是指腫瘤已入侵眼球或眼眶;而擴散性癌症則表示腫瘤已擴散至淋巴結或遠端器官。

未擴散的局部眼瞼腫瘤,常規治療方法會以手術切除為主,並通過冷凍切片,確定邊緣已無腫瘤。其他治療選擇包括電療、冷凍治療、局部化療等;若腫瘤已入侵眼眶,則可能需要進行眼眶剜除手術或放射治療。如腫瘤已擴散至淋巴或全身,患者便需要考慮全身化療;但全身化療效果有限,且副作用較大。

晚期惡性眼瞼腫瘤的治療方案,近年取得顯著進展,特別是標靶和免疫治療;這些創新療法為患者提供更多選擇,成為治療晚期眼瞼腫瘤的重要方向。

 

惡性眼瞼腫瘤發生在眼瞼及眼周區域。(圖片由作者提供)

干擾生長訊號

標靶治療是一種針對癌細胞特定分子靶點的療法,通過干擾癌細胞的生長訊號或抑制關鍵蛋白功能,阻止腫瘤生長。相比傳統化療,標靶治療對正常細胞的損害較少,且副作用相對輕微,不同眼瞼腫瘤的標靶治療,發展趨勢如下:

一、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惡性眼瞼腫瘤,與Hedgehog訊號通路的異常有關。Hedgehog抑制劑(如Vismodegib和Sonidegib)已成功開發,並應用於晚期或擴散性基底細胞癌治療,通過抑制SMO蛋白阻斷訊號傳遞,抑制腫瘤生長;臨床研究顯示,這些藥物在控制腫瘤方面效果顯著。

二、惡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黑色素瘤是一種高度惡性的皮膚癌,常與BRAF基因突變有關。BRAF抑制劑(如Vemurafenib和Dabrafenib)能針對性抑制BRAF蛋白突變,以阻止癌細胞繁殖;此外,BRAF抑制劑與MEK抑制劑(如Trametinib)聯合使用,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有機會延長癌症病人無惡化存活期和整體存活期。

三、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和皮脂腺癌(Sebaceous Cell Carcinoma)

對於鱗狀細胞癌和皮脂腺癌,標靶治療的研究亦在不斷發展。例如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在部分鱗狀細胞癌的治療中,已顯示出一定療效;針對皮脂腺癌的特定分子靶點研究亦正在進行中。

激活免疫系統

免疫治療是通過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與標靶治療不同,免疫治療不會直接影響癌細胞,但會增強免疫細胞對識別和消滅腫瘤的能力。免疫治療近年亦不斷發展:

一、PD-1/PD-L1抑制劑

PD-1是免疫細胞表面的一種檢查點蛋白,其配體PD-L1在某些癌細胞表面過度表達,影響身體對抗癌細胞的能力。PD-1抑制劑(如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通過阻擋PD-1的訊號傳遞,能恢復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的攻擊力。在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療中,這些抑制劑已錄得顯著療效,在治療鱗狀細胞癌和皮脂腺癌中,亦顯示出潛力。

二、CTLA-4抑制劑

CTLA-4是另一種免疫檢查點蛋白,它會抑制T細胞的活性,影響令T細胞保護身體免於外來病原攻擊的能力。而CTLA-4抑制劑(如Ipilimumab)能阻斷CTLA-4的作用,以增強T細胞的活性,進一步提升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攻擊力;在黑色素瘤的治療中,CTLA-4抑制劑與PD-1抑制劑聯合使用,可提高療效。

三、個人化疫苗和細胞療法

近年來,個人化疫苗和細胞療法(如CAR-T細胞療法)在治療惡性眼瞼腫瘤中,同樣展現出潛力。這些療法運用患者自身免疫細胞或腫瘤特異性抗體來激活免疫反應,能為癌症患者提供更個性化的治療。

晚期惡性眼瞼腫瘤的治療方案,近年取得顯著進展,特別在標靶和免疫治療方面。

結合電療效果

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的聯合應用,是當前研究重點:例如,BRAF抑制劑配合PD-1抑制劑,在治療黑色素瘤中顯出協同作用,能進一步提升療效;此外,電療結合免疫治療,在臨床試驗中亦取得顯著功效,電療能釋放腫瘤抗原,增強免疫治療效果。

隨着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技術日益完善,晚期惡性眼瞼腫瘤的患者治療前景亦愈來愈明朗。標靶治療針對特定癌細胞分子,抑制腫瘤生長;而免疫治療則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統,從而更好地控制癌症。隨着個性化和精準醫療的發展,對疾病控制更有效率,晚期患者有望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

撰文:馬安邦醫生、陳欣遇醫生、袁國禮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

[信健康] 標靶及免疫治療對抗惡性眼瞼腫瘤,眼科資訊可分享!【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