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白蝕方案

侯鈞翔醫生 | 2025-02-03

白蝕是一個使人難堪的皮膚病變,對於亞洲人,或生活在香港的熱帶城市,日曬機會較多,色素一般較深,白印特別明顯。白蝕主要是皮下色素細胞被自己T淋巴細胞攻擊而死亡,形成完全白的白斑,在活氏燈下呈現螢光藍白反射。

白蝕與其他褪色病變不同,如白糠疹及花斑疹。這些只是褪色,仍有部分色素分泌,表皮也有皮屑角化。

近代研究發現,除了自主免疫疾病如甲狀腺疾病等,也與眼睛及聽覺疾病有關,也與代謝病及情緒疾病有關聯。

綜合病變機制,包括基因背景、系統發炎、自主抗體侵略、氧化破壞等。單在皮膚領域,與斑禿、異位性皮炎及牛皮癬等有關係。其中Th1及Th2細胞都有影響。

傳統治療包括外塗類固醇,也有用TCI類別非類固醇藥膏。也會運用近紫外線激光(308nm)治療,與室外陽光不同,這裏是精準特選用作治療用途的激光頻譜,減少不必要傷害。

除了外治,也有手術治療手段。手術視乎個人皮膚反應,或許有疤痕風險。

Vogt-Koyanagi-Harada(VKH綜合症)會引致結締性葡萄膜炎、聽覺受損、白蝕和脫髮等,病因是T細胞反應引致這些器官存在的色素細胞反應。

JAK是眾多疾病的重要病理機制,JAK抑制劑能提供徹底治癒希望;對於傳統難治之症如白蝕及斑禿都現出曙光。其中局部JAK能有限針對10%表皮面積下,剔除安慰劑反應(10%),局部治療有20%人士有改善。口服JAK對大面積及嚴重白蝕應是最有效方案。配合適當紫外線激光,能進一步刺激色素細胞。

作者為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白蝕相關知識與治療,專科資訊可分享!【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