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針處理 腹股溝痛症
![](https://static.hkej.com/hkej/images/2025/01/06/3971217_385a72c187a82ff60637a741afa76c26_620.png)
香港人所稱的「脾罅痛」,即是腹股溝痛。如果撇除股骨頭壞死、腹股溝疝和有關生殖器官疾病,這區域痛症大多源自肌肉勞損。
臨床所見的腹股溝痛症,多與附着髂前上棘及股骨頭(大轉子)的肌肉有關。
梁生67歲,是我的舊病人。由於他有腰痛病史,多年前聽我醫囑去游泳,腰痛未見復發。今次又見面。
游水導致
「我左側脾罅痛。」梁生指着腹股溝外側。「痛多久了?」「三個多月。」「那你什麼動作脾罅痛明顯?」「我蹲下縛鞋帶就痛。」「行路痛嗎?」「痛。」「最初怎弄出來的?」「可能游水過勞吧?」「你除了脾罅痛,還有別的位置痛嗎?」「臀部也有些痛。」
我請梁生仰臥床上觸診。我一邊觸摸他的肌肉,一邊問:「你沒有疝氣吧?」「沒有。」「那腹部有壓痛嗎?」我沿着肚臍向下按壓。「沒有。」當我按壓腹股溝的髂前上棘附近,確有明顯的壓痛點。我循着壓痛點向大腿方向尋找「患肌」。大腿的股直肌上段和下段、縫匠肌的上段明顯繃緊。
「你可能是游水過勞了,你抬腿痛嗎?」他試抬腿。「痛,臀部也有些痛。」「你試4字腳盤腿看看。」我幫他把左腳掌踏在右大腿上,但曲膝後的膝頭明顯不能平放於床上。我輕壓他的左膝。「噢,痛呀!」果然是縫匠肌繃緊結果。
我用浮針把股直肌和縫匠肌逐一鬆開。「你再試抬腿看看看?」「啊,較之前好了!」「那又試盤腿如何?」「嗯,也鬆了!」我看到他盤腿的膝頭向下墜落比前多了。「如果你未做浮針前疼痛是10分,現在這兩個動作會是幾多分?」「嗯,抬腿10分變4分,盤腿10分變5分吧!」「好,你連續做幾次浮針治療可以嗎?」
翌日,梁生報告他蹲下縛鞋帶容易多了,只是抱膝和抬腿仍有點痠痛。我在他的肚臍左側朝着腹股溝多扎一針,處理腰大肌。第三、四次覆診他再好些。第六次覆診他幾個動作都不痛了。「我可以游水了嗎?」「嗯……建議你下星期找一天來做鞏固治療,確定沒事便可繼續游水。」
![](https://static.hkej.com/hkej/images/2025/01/06/3971217_982f7682901d3596ec40d5f00855e665_620.jpg)
作者為註冊中醫(針灸)
[信健康] 浮針處理腹股溝痛症,中醫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