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同階段制定醫療需要 健康人生計劃 提供預防策略

本港基層醫療藍圖的願景是改善市民大眾整體健康,為他們提供全面可靠的醫療服務,並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醫療系統;藍圖特別提出以社區為本的基層醫療及慢性疾病預防,改善公眾健康。
「健康人生計劃」是一套個人化的健康策略,家庭醫生為大眾提供全面而具延續性的服務,協調各層醫療系統所需,並強調預防性醫療服務。家庭醫生實可為大家在不同人生的歷程,提供個人化健康預防策略,提升整體社會的健康水平。
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健康需要。「健康人生計劃」內容包括建立健康生活模式、接種疫苗以提升免疫力,以及透過篩查及早診斷和治療疾病。
家庭醫生及地區康健中心的專業團隊,根據病人的性別、年齡、家族病史等因素,替他們制定健康人生計劃,提供相對的預防性、診斷性及治療性醫療服務。
若大家從小就能建立一套健康策略,定期接觸基層醫療服務,有助保持日後中年至晚年的健康。亦有研究發現,透過人生不同階段接觸基層醫療服務,可有效減低常見的非傳染病風險及負擔,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常見的預防性醫療服務包括疫苗接種、身體檢查、癌症篩查、健康教育及慢性疾病管理等。「健康人生計劃」的設計是為男女老幼、不同的人生階段提倡健康,從而減低疾病風險,減少社會的醫療負擔。
監察兒童身心發展
嬰幼兒及孩童時期的經歷,影響日後的成長、福祉及疾病風險,跟成長後的學習、行為、生理及心理有莫大關係。家長在兒童成長發展的角色非常重要,除了應為兒童提供一個穩定安全生活環境、均衡飲食及促進健康生活模式,亦應與兒童建立良好及負責任的聯繫。
兒童的「健康人生計劃」主要支援母親及孩童發展,預防疾病風險。例如提倡母乳餵哺、充足營養、家長正向養育兒童、疫苗注射及健康生活習慣,如適時適量運動等。「健康人生計劃」可定時監察兒童身心發展,及早發現潛在問題,從而適時處理。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成長發展的重要時期。青春期要面對不同生理、心理及社交改變,亦要面對不同身心挑戰,包括高風險行為、心理情緒問題,以及因自我保護意識不足而受傷。青少年時期的「健康人生計劃」主要針對青少年風險行為,如吸煙、濫藥、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等,希望青少年避免以上對身心有害的習慣。另外,計劃亦提倡青少年心理健康、性教育及安全性行為;交通意外、運動創傷及暴力行為是主要引致青少年傷亡的原因,提高他們的個人安全意識,例如正確使用安全帶、穿戴合適運動保護裝備等,也能提升青少年健康水平。
支援成人處理壓力
到了成年人時期,大多數人會面對不同人生轉變,包括職場、婚姻、子女管教等。成年人的「健康人生計劃」主要針對壓力處理,提倡健康行為及慢性疾病預防。

成年人應定期作慢性疾病篩查,如癌症及糖尿病等,並透過提倡健康生活模式,如不吸煙、不酗酒、適當運動等,以降低相關疾病如心臟病及中風等風險。另外,成年人亦應趟開心扉,與家庭醫生或基層醫療專業談談心情,在精神情緒上得到支援。
維持長者生活質素
銀髮時期面對的健康需要有所不同,身體老化讓長者容易生病,對健康服務的需求亦比較大。銀髮時期的「健康人生計劃」主要強調維持日常的生活功能、預防殘疾並提升生活質素。長者應注意預防及管理慢性疾病,預防跌倒受傷,維持健康老齡化及精神健康。亦應定期作慢性疾病、認知障礙及癌症篩查,及早發現並處理以改善日後生活質素。定期接種疫苗,如季節性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帶狀疱疹疫苗等,也是長者預防疾病的良方。

長者最常因跌倒而受傷,甚至殘障。常作肌力強化及平衡力相關運動、改善家居設施及定期檢視藥物使用,可減低長者跌倒風險,保持社交活動有助健康老齡化。長者應定期與朋友、家人及社區聯繫,多參與家庭社區活動,提升歸屬感,減少孤獨感,並預防抑鬱。
社會大眾要實行健康人生策略,需要跨專業協作,醫療服務提供者、教育專業及社區團體共同合作。家庭醫生與大眾同行,會令大家明白人生不同階段會有不同因素影響健康。大家請快找家庭醫生或到地區康健中心一同計劃及實踐「健康人生計劃」吧!

撰文:何家銘醫生
[信健康] 淺談健康人生計劃,護理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