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父母年紀愈大愈難相處?

「我講的你總是當耳邊風,再多說也沒用!」「成日都發脾氣,都唔知佢嬲乜!」「固執到死,點都唔肯變!」面對年老的父母,你是否有上述感受?父母隨着年紀愈來愈大,對人生的閱歷愈多,會慣常以過去的經歷來衡量其他人,加以退休後遠離職場,與外界互動機會減少,個性和思考亦變得僵固難以改變。在我們眼中,就變成固執古板、一成不變的老人家。

至於脾氣愈老愈差,其實亦反映他們內心的不安及精神壓力。特別是那些年輕時和順得很的父母,不知怎地,隨着子女成家後遷出,退休後百無聊賴,就變成火爆老人,動不動就粗鄙謾罵,時不時厲聲批評,家人都避之則吉。只是,家人愈是疏遠,父母的脾氣就愈差,這反映他們感到孤單寂寞,礙於面子,情緒沒能出口,退休後又失去每日見面的同事,沒事寄託又沒人可訴,只剩下家人可以發洩情緒,因為和至親之人少了顧忌,所以說話更加口無遮攔,日漸失去分寸,對家人大眼瞪小眼。
事實上,他們渴望別人肯定自己存在的意義,只是不知該如何適當表達自己想要對方關心的需求,於是用說壞話、謾罵、抱怨來博取注意,希望總有一天,會有人對他們說句:「我懂你。」
另一個子女經常面對的挑戰,就是老年父母的固執,明明有病,卻又不肯循正途求醫,淨是相信「三姑六婆」之言,找些有的沒的治療方法。對父母而言,硬是要他們採納子女的想法,是強奪他們自主精神,摧毀其尊嚴,對保不住僅存的面子而感到不安,遂四處收集不同意見,以證明自己的想法更勝一籌。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年老父母的心理及行為,健康資訊可分享!【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