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不丈夫

顧小培 | 2021-03-26

有一個人說,中國有些古語,經常被人曲解,引用錯了,其中所述的含義被誤讀「太久太久了,甚至直到今天也還未真正弄明白」;並感嘆「貽害多少中國人」。他於是寫了一段文字,在手機上廣傳,叫「大家傳揚開去,盡快糾正誤讀和扭轉曲解,不要再錯解文義,貽害後代」。我認為此人這樣子說,才真正是「曲解」和「誤讀」。昨天拿了其中一句出來討論,今天繼續。

該作者提出的另一句是「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他說,毒字應讀「度」,四聲,指大度的意思。並指出,此語出自關漢卿《望江亭》,原話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才對。正解應是:大丈夫要有足夠的度量與格局,容人所不能容,才算真正的大丈夫;卻被曲解了,成為:要夠狠夠陰毒,才是大丈夫。

這位作者所述語句的出處,大致上不算錯;只是,在《望江亭》劇本中,「量」字原是「恨」字。原文是:「某乃楊衙內是也。聞知有亡故了的李希顏夫人譚記兒,大有顏色,我一心要他做個小夫人。頗奈白士中無理。他在潭州為官,未經赴任,便去清安觀中,央道姑為媒,倒娶了譚記兒做夫人。常言道:『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論這情理,教我如何容得他過?他妒我為冤,我妒他為仇。小官今日奏知聖人:『有白士中貪花戀酒,不理公事。』奉聖人的命,差人去標了白士中首級。小官就順着道:『此事別人去不中,只除非小官親自到潭州,取白士中首級複命,方才萬無一誤。』聖人准奏,賜小官勢劍金牌。」

故事內容很清楚。有一位名叫李希顏的人死了,遺孀譚記兒甚有美色,被這個姓楊的衙內得悉,想要取她過去做個小夫人。「衙內」是古時對富貴家嗣、官僚子弟的稱呼。此人應是紈絝子弟,公子哥兒之輩。但他美夢難圓。因為有一個要前往潭州為官、叫白士中的人,搶先娶了譚記兒做夫人。楊衙內恨之入骨,引用「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說法,竟向上頭誣告白士中貪花戀酒,不理公事;從而取得上頭之命,得以「差人去標了白士中首級」。

《望江亭》是著名元劇,並非經傳,乃是「說故事」;其中內容不一定有微言大義。內中說「無毒不丈夫」只是劇情需要。縱是有人引用這句話,並非視之為金科玉律,或用作警世之言。何須將「毒」字硬生生改作「度」,再而扭曲其意?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