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心房顫動的病症管理

2022-10-11

心臟科專科醫生梁世宙表示,心房顫動患者需要定期覆診,確保醫生能跟進病人進度。

心房顫動是近年熱門的心臟病議題,表面上只是容易引起不規則的心跳,但它卻是中風主要病因之一,絕對不容忽視。不過疫情期間要跟進患者病情並不容易,有心臟科醫生表示,依靠科技來管理房顫病人,將會是未來趨勢。

心房顫動十分常見,主要是心跳頻率出現不規律的問題,由於過快及不規律的心跳使血液未能有效及有規律地泵進心室,導致部分血液滯留於心房內。心臟科專科醫生梁世宙表示,「房顫的成因,常見也是血壓高、冠心病、心臟衰竭、心瓣問題、甲狀腺亢進、睡眠窒息症等因素的患者。一般而言,年紀愈大的人,患上心房顫動的機會就愈高,另外,患有糖尿病、過份肥胖、缺少運動、經常飲酒等人士,都是患上房顫的高危一族。」

梁醫生指出,部分房顫患者會有心悸、胸口翳悶、頭暈、氣促等症狀,但卻有不少房顫患者並沒有出現任何病徵,「有機會是在身體檢查時無意中發現,也有可能是到醫院診治其他病症,進行心電圖檢查時診斷出來,不過這些個案已屬幸運,更多的是出現中風或心臟衰竭等嚴重問題時,才發覺是由房顫導致。事關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較正常人增加五倍,而統計數據亦指出,本地約有25-30%的中風患者是由房顫引起,情況不容忽視。」

以科技解決病情跟進問題

一旦確診房顫,藥物介入能有效減慢心跳速度,使心律回復正常,若果是中風風險較高的病人,醫生可能會處方抗凝血藥,以減低患者中風風險。「房顫患者需要醫生長期監察,一方面確保他們有按指示服用藥物,另一方面也讓病人多加了解房顫的併發症。疫情期間,患者未必能夠如常到診所覆診,對他們的病情影響很大,除了擔心未必有足夠藥物應付病情,也有部分病人不肯服用抗凝血藥,令中風風險增加,或是出現其他心跳異常症狀,未能及時諮詢醫生意見,因此醫生要在疫下跟進病人進度,可說增添了不少難度。」他續指出,尤其是年長病人,行動可能不太方便,加上疫情期間怕外出會易感染,免不了會減少覆診次數;也有病人身在外地,疫後未能回港,同樣令覆診難度增加。

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梁醫生表示最能依靠都是科技,「時下很多人也在談論遙距醫療(tele-medicine),理論上是可行的,外國也在嘗試相關方案,看看在遙距情況下,是否可以觀察到病人症狀;最重要是確保病人有服用藥物,同時讓他們明白心房顫動的風險,以及萬一中風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尤其是行動不便的病人,遙距醫療可說是最佳方案。

不過梁醫生也指出,遙距醫療現時可能較適用於已確診房顫的病人,對於未確診但想透過遙距醫療來確診房顫並非目前十分普遍的做法。歐洲心臟協會的指引指出 ,房顫的明確診斷可以透過標準的 12 導聯心電圖 ,或查看 30 秒的單導聯心電圖記錄。坊間現在有自助心電圖檢查儀來記錄單導聯心電圖,亦都有智能手錶具備偵測心跳功能 ,病人可以用作篩查用途。但現時最常見的房顫診斷方法仍然需要標準的 12 導聯心電圖來核實個案,難以在遙距情況下完成,所以遙距診斷房顫現時還有一定的限制。不過相信隨著更多的經驗和數據,遙距診斷房顫可能成為未來的趨勢。當然有這些電子裝置出現至少讓大眾更為留意自己的心跳,意識到房顫等心臟問題,遇有問題應主動求醫,盡快將結果交予醫生,以確定是否需要作進一步檢查。」

疫情除了影響跟進病情外,也令人運動量驟減,「運動少及肥胖是房顫的誘因之一,研究顯示多做運動能令症狀減少,對控制病情也有正面影響。因此疫下就算未能到戶外運動,也可轉移在室內進行運動,實際上並不需要太高強度的運動,保持每星期5至7日、每日30分鐘的帶氧運動便可。」

(資料由梁世宙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