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以「罕」為難(一)
上文提過,白化病患者不但要承受相當的身體痛苦,更常備受莫大心理折磨。事實上,白化病只是極少人患上的疾病之其中一種。
在香港,這類病症被稱為不常見疾病,也有不少人稱之為罕見病或罕病。雖然世界各地定義不同,但因為這類病症實在太少有,患者同樣在身心以至治療方面都面對很大的挑戰和壓力。
不常見疾病或罕見病,通常泛指患病率極低的疾病。這類病症大部分都與遺傳基因有關,要麼來自父母的帶缺陷基因遺傳,要麼出自自身基因突變,所以病徵很多時在患者嬰孩階段便出現,卻也有一些病症症狀會在患者成長到某一階段才慢慢浮現;只是無論如何,這些病症症狀都會伴隨患者終身。而在患者生命早期發病的病症中,大約有三成兒童會在5歲之前亡故。
雖說患病率極低,不常見疾病在全球已知的種類可能超過7000種。除了上述與基因有關的之外,亦包含一些非常罕見的傳染病、自體免疫疾病及罕見癌症。然而,值得留意的是,無論稱為不常見疾病還是罕見病,世界各地對此類疾病並沒統一或被廣泛接受的定義;某些地區可能單以患病人數或比例作為準則,一些地區還會包括其他因素。
界定準則
若純以病人比率而言,世界不同地區的定義大概介乎1/1538至1/100000。不過,即使患病率計算準則都各有不同。例如美國是以國家的患病人數(20萬以內)為定義,以其全國人口作基數計算,患病率大概為1/1500;南韓則定於少過2萬人,患病率低或相等於約1/2500;而歐盟、澳洲及台灣地區則以每1萬人中有多少名患者作為罕見病的界定準則,歐盟及澳洲是每1萬人中少於5人,台灣則是每1萬人中少於1人。
當中,歐盟和台灣在定義某種疾病為罕見病時,除了患病數字外,還會考慮其他要素,例如該疾病是否嚴重威脅到患者生命或讓患者身體變得相當虛弱,又或是否有適當治療方案等,台灣就於2018年綜合認定了254種罕見疾病。至於內地,雖然目前仍未有替罕見病作出明確定義,但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在2018年6月公布《中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把121種病列為罕見疾病,再於2023年9月公布《中國第二批罕見病目錄》,新增86種罕見疾病,還列出相關藥品和生產廠名單。
香港至今仍沒替不常見疾病設立定義,其原因之一可能因為這類疾病的臨床資料實在不足,且涵蓋層面比較廣闊,難單純以一兩項原則來決定,也正是為何世界各地到目前仍沒統一定義的原因。可是,醫管局正逐步替個別不常見疾病建立資料庫,以期為相關患者提供更適切治療以及支援患者的針對性措施。目前,醫管局已替35種不常見疾病建立資料庫,並預計會再逐步增加至207種。
或許會有人問,既然「不常見」,甚至說到「罕見」,又為何重要?
面對挑戰
上文提及的白化病,另外例如漸凍症(即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重症海洋性貧血病、黏多醣症、天使綜合症、龐貝氏症、小腦萎縮症等等,都可算不常見或罕見疾病中比較不陌生的例子。這些疾病的患者都面對一些共同挑戰:
(一)確診漫長艱難──由於病症罕有,即使醫生會診,都未必能夠即時察覺,加上確診往往需要複雜昂貴的測試。政府在2018年提出香港基因組計劃,翌年預算案預留12億元以支持6年開支,目標建立具規模基因數據庫,造福不常見病患者,就未能確診病症的病人找到致病基因。目前,經基因組計劃找到致病基因的成功率是28%,略高於國際間同類項目的大概25%,讓部分本地患者在求醫多年後,終於能找到病因。
(二)醫護需求龐大──醫管局臨床醫療管理系統已作出改善,除了標示有關患者,亦增加相應資訊以輔助醫護同事臨床治療病人。然而,始終醫護同事通常對這類疾病經驗有限,對其需求未必完全了解,加上不常見疾病當中,可能只有不足5%具有效治療或藥物醫治,大部分患者均須接受密集而長期的復康訓練。有時隨着病情惡化,所需治療訓練甚至日常起居照顧只會與日俱增,這對個人、家庭以至社會都形成相當程度壓力,而作為照顧者的疲憊更不足為外人道。
下文續談不常見疾病患者所常面對的其他挑戰。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罕見疾病所遇挑戰,醫療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